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鄂西野三關古鎮生態旅游門戶

鄂西野三關古鎮生態旅游門戶

日期:2016/12/14 17:51:40      編輯:古建園林

美麗綠色的野三關

美麗綠色的野三關

   川渝第一關,恩施東大門——行走滬蓉西高速,誰人不知野三關?帶著建設鄂西生態旅游圈課題,我們來到野三關實地探旅。

    崇山峻嶺中的野三關,群山聳翠,川壑積雪。年輕的鎮委書記錢才東說:“野三關,自古以來就是進入蜀境的門戶,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禀賦和建設景觀,四渡河大橋,世界第一高橋;水布垭大壩,世界第一堆石高壩;野三河,一脈清泉蜿蜒數百裡;鐵廠荒高山林場,消夏避暑勝地……”

    野三關古鎮,更是名聞遐迩,名人名勝令人神往。早在千余年前,19歲的巴東縣令寇准在此寫下“勸農歌”。30年前的4月,胡耀邦、喬石、胡錦濤夜宿小鎮招待所,在簡陋的不足8平方米的房間裡,與州、縣近20位干部共商山區建設大計,提出“打開山門,發展商品經濟”。我們走進依此設立的民族文化博物館,敬意油然而生。還是當年的雜木地板,還是當年的磚牆瓦頂,胡耀邦等下榻的房間,一床一桌,白木洗臉架,搪瓷臉盆還擺在上面,樸實無華。去年以來不少游人到訪,由此更感中央八項規定就是保持了共產黨人的好傳統好作風。

    野三關原生態土家苗族文化,也是深深吸引八方游人的資源。無節不歌舞,鬧喪“撒爾嗬”,從田頭地邊一直唱到中央電視台,2008年首獲央視青歌賽優秀獎,2010年捧回金獎。時近黃昏,我們在巴東縣委宣傳部部長李成卓帶領下,來到石橋坪村。一戶戶“農家樂”喜氣洋溢。熟人相見,李成卓對央視青歌賽大獎獲得者黃本紅、鄧學紅大聲說:“你們搞起來嘛,搞起來,唱起我們的撒爾嗬!”頓時,山鼓咚咚,群山呼應,原汁原味的土家歌聲“敲起那個大鼓唱起那個歌喲……”粗犷激越,直抵我們心田,喚起一種莫名的感動。

    一曲唱罷,坐下閒聊,黃本紅告訴我們,馬年開年,全鎮20多個演出團馬不停蹄,就沒閒著,已為鄉鄰演出100多場哩。

    豐富的自然禀賦、獨特的人文資源、多彩的民俗歌舞,能否構成鄂西生態旅游門戶的“閃亮招牌”?李成卓說:“野三關,首當其沖。我們正在招引外地客商,共同打造獨具特色的風情小鎮。”

    野三關,平均海拔千米以上,面積550多平方公裡。它是古樸的、神奇的,也是綠色的、生態的。探旅野三關,我們充滿期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