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
日期:2016/12/14 17:46:36   編輯:古建園林呈坎村
呈坎村是中國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的一個村,原屬歙縣。呈坎村可以被稱為美麗的自然風光與徽派文化藝術結合的典范。此村依山面河而建,坐西朝東,面對靈金山,背靠葛山。河東河西分別有上結山和下結山,龍山與龍盤南北相對。以河為界,猶如兩把太師椅相扣,古村正好處在藏風聚水的最佳位置——靈穴之中。已被列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呈坎村始建於東漢三國時期,因村落按《易經》“陰陽八卦”理論選址布局,陽為呈,陰為坎,唐末易名“呈坎”。這座有1800多年歷史的村落,曾經是朱熹筆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築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這裡的“羅東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築群”先後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街九十九巷:呈坎古村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它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築,不僅類型豐富,其風格之獨特在全國都屬獨一無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譽。整個村子井然有序,號稱“三街九十九巷”,現有清代民居200余幢,明代民居30余幢。小巷與大街大體垂直,一律由花崗巖條石板鋪築。
長春社:是一座古社屋,社屋為呈坎羅氏以及附近村落吳、胡等眾姓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場所,春天祭神祈求一年風調雨順;秋天娛神、酬神表達豐收後對神靈的感激。祠堂、社屋規模宏大,形制規范,由門屋(正門)、正堂、寢殿及左右庑廊組成,建築工藝考究,莊重肅穆,表達了古人對祖先和神靈的崇敬和景仰。
寶綸閣:始建於明萬歷年間,寢殿梁架上的彩繪是國內罕見的民間彩繪珍品,是明代古建築一絕。
宋代,羅天轶和羅天秤兄弟從豫章來此地定居,成為羅家一脈的祖先。明代中葉,羅氏先人還對古村和眾川河進行了大規模的工程治理。使古村完全處在“枕山、環水、面屏”的理想空間模式環境裡,具備了合理完善的村落結構。
呈坎歷史上人才輩出,宋代龍圖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羅汝楫和其子史志學家羅願(朱熹詩中所提到的“雙賢”),和另外一位響當當的人物——“揚州八怪”之一羅兩峰都是出自於這裡。
七十年代,隨著“尚書坊”的倒塌,呈坎就結束了有石牌坊的歷史。牌匾歷經滄桑至今仍保存28塊,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一方面浸透著勞動者的血汗,一方面卻也顯示出呈坎歷史上的一番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