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同樂,其樂無窮。沿著原始的挹婁、當代的抗聯、現代的北大荒,一路走來,十余個景點排排站,開啟穿越模式,領略大美集賢。
春夏游、秋季游、冬季游,動靜兩相宜,風光北國四季。
生態游、文化游、紅色游,多元促發展,演繹旅游交響。抗聯文化、挹婁文化、北大荒文化,傳奇添色彩,特色產業內涵。
集賢,一個山環水繞、自然美景神奇孕育的地方,一個文化多元、悠久歷史傳承的地方,一個創新發展、兼容並蓄的地方!
近年來,集賢縣加大旅游資源開發力度和投入,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開發地域特色旅游,進一步提升硬件環境和軟件功能,並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集賢縣強力推進富民強縣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圍繞產業配套來做大文章,加快開發速度,提高建設層次,拓展對俄旅游線路,逐步延伸旅游產業鏈,促進旅游業快速發展。
一山一寺一濕地,山水人和醉集賢。
集賢縣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境內有七星峰森林公園、安邦河濕地公園、大菩提寺三大旅游景區。
七星峰森林公園總面積6513平方公裡,其中景觀面積330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多達80%,是三江平原最大的省級森林公園。七星峰山勢巍峨,怪石嶙峋,峥嵘峭拔,巅頂屹立七座石砬子。主峰利劍峰,三江平原第一高峰,劍鋒所指,直插雲天;虎頭峰似虎,仰首咆哮,頗具王者風范;駱駝峰側臥而息,大小駱駝憨態可掬;寶印峰平坦方正,氣象萬千;聚仙峰群仙聚會,神態各異;仙女峰亭亭玉立,超凡脫俗;狼牙峰鋸齒尖利,雄風萬丈。
公園內還留有當年抗日聯軍根據地遺址、七星砬子兵工廠,建有東北抗聯烈士紀念碑和徐光海、金根烈士犧牲地紀念碑,是紅色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花開一度,景觀四季。七星峰森林公園內的景色更是季季有驚喜。春有山花爛漫,姹紫嫣紅,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野菜野花的清香;夏有濃蔭蔽日,谷深澗幽,人在山上,雲在腳下,雲山難辨,迷朦蒼茫;秋風吹過滿山紅,層林盡染,漫山紅透,多姿多彩;冬雪壓青松,銀裝素裹,分外妖娆。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七星峰下,安邦河下游,安邦河國家濕地公園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廣袤無垠的安邦河濕地上,是三江平原保留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原始濕地公園之一。保護區面積10295公頃,天鵝、丹頂鶴等珍稀物種繁多,是典型的內陸濕地與水域生態系統的代表性公園,已被確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假山、涼亭、小橋、流水、荷花、蘆葦、飛鶴、白鹭……正所謂“無憂綠水漾思緒,閒聽白鹭引詩情”。蓮花池中,樂賞“接天蓮葉無窮碧”;白鹭湖邊、仰觀“一行白鹭上青天”;蘆葦床上,體味“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情人島裡,笑問世間情為何物……還有塔頭、蒲棒溝、菱角泡、西澤湖等自然景觀,清晨,薄霧如紗,宛若人間仙境;傍晚,蕩舟晚歸,斜陽灑滿歸途。在這裡,“春天欣聞鳥語花香,夏日聽取蛙聲一片,秋天喜獲魚蝦滿塘,冬日笑看素裹銀裝”。
龍山大菩提寺是聞名遐迩的佛教聖地、省級先進寺院,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距縣城8公裡。四周群山環繞,樹木青翠,鳥語花香,頗有“深山藏古寺”的隱者風范。綠樹叢中掩映著紅牆碧瓦,誦念聲中普渡芸芸眾生,讓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靜心安神,思緒清淨,煩惱頓去。隆重而莊嚴的法會,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善男信女參禅膜拜。慕名前來的旅游觀光者心懷善念,虔誠焚香,禮拜菩薩,在這片梵山淨土中尋找自我,流連忘返。
物華富集,天寶育賢。集賢縣打好“特色文化”牌,做強文化旅游產業。在集賢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將七星峰整體開發項目作為縣十四項重點民生工程之一,聘請魯迅美術學院編制旅游業開發總體規劃。擬開發七星峰森林公園至安邦河濕地公園旅游線路,形成以七星峰森林公園為核心,安邦河濕地景區等為配套的旅游格局,建設成集餐飲、娛樂、游玩為一體的旅游項目,把七星峰森林公園建成傳承紅色歷史的愛國主義示范教育基地、省內重點旅游風景區。同時借鑒全省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建設的戰略理念,突出大濕地、大森林以及滾兔嶺文化、抗聯密營等特色旅游開發,著力實現旅游產業由“散、小、弱”向“集、大、強”的根本轉變。整合抗聯文化、北大荒文化和挹婁文化,抓好七星峰登山節、冰雪節、濕地旅游節等主題文化旅游活動,著力提升和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打造具有龍江風采、集賢特色的新旅游圈,建設具有地域性、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旅游精品和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到集賢觀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