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徒步英西峰林勝地 收費莫入

徒步英西峰林勝地 收費莫入

日期:2016/12/14 17:51:29      編輯:古建園林

    論喀斯特地貌,天底下恐怕很難有能跟桂林相媲美的。但就在咱們廣東地界,距離廣州百十公裡的英德市西南部,也有一處山水旖旎、風光不錯的“小桂林”——英西峰林。近年來,英西峰林名氣漸長,已然成為了省內驢友們休閒徒步的勝地。英西峰林真的配得上“天南第一峰林”的美譽嗎?這裡是否適合普通游客徒步旅行呢?記者趁著清明時節,用3天時間對英西峰林進行了一番探訪體驗和深度評測。

    【開篇的話】

    出游之前,你是否已經習慣了看看游記、搜搜攻略?但是,那些浩如煙海的美文美圖是否讓你更加無所適從?它們要麼純粹只是記錄個人行蹤和感受,要麼洋洋灑灑、面面俱到卻讓你抓不住重點。從本期開始,商旅周刊專門開設評測版,像汽車試駕、手機試用那樣推出旅游評測報告,以專業的視角、通過實地的探訪,對景區景點、酒店美食進行我們獨到而客觀的評價。我們不美化不抒情,但說實話講真話,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你旅游出行的精華帖。敬請垂注!

    策劃統籌:巫偉蔡華鋒

    免費景區

    峰林徒步自在悠閒

    推薦指數:★★★★☆

    英西峰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英德市九龍鎮、黃花鎮、巖背鎮的上千座石灰巖山峰所構成,綿延20余公裡,加之溪流、巖洞、農捨、田地點綴其間,形成了一幅純自然的山水田園畫卷。記者踏訪發現,其風光與桂林山水高度相似,不過規模、氣勢稍遜。而英西峰林因未經系統化的旅游開發,勝在寧靜,即使節假日也沒有知名景區的湧湧人頭。

    廣大驢友經過實踐總結出的徒步路線是:(起點)英德人民歡迎您牌坊→悠竹園村→牛洞→寨背小學→孫旵都督廟→紅珠石村→虎跡崗村(過橋)→九龍鎮→中心小學→穿天巖(洞天仙境)→團結小學→圍內村→彭家祠→黃花中學→黃花鎮(明迳)→小趙州橋→永豐祖廟→和順穿山巖→觀音谷→老虎谷暗河漂流→千足溪淘金→巖背鎮(終點)

    記者經過實地調查發現,走完這條徒步的完整線路大約需要整兩天的時間,更適合專業級驢友暴走。一般游客選擇其中的兩三段精華即可。記者根據當地人的推薦和實地探訪,總結出兩條相對輕松休閒的徒步精華短線:一條是黃花鎮的小趙州橋→永豐祖廟→和順穿山巖→觀音谷;另一條是九龍鎮的榮強小桂林,從巖下村順著河邊逆流而上至蘇坑橋。

    黃花鎮屬於英西峰林的核心地帶,自然風光是最佳的。第一條徒步短線更是集合了其中的精華,必須給予五星評價。這條線路屬於綠道的一部分,基本上都是平路,走起來還算輕松。小趙州橋是這條短線的起點,也是標志性的景點,橋上綠籐相纏,橋下流水輕繞,透著濃濃的鄉野味道。沿路北行,田間桔子花開濃香撲鼻,山邊杜鵑紅遍、荼蘼星點,令人心曠神怡;間或幾間黃泥土屋點綴山野之間,農人勞作,耕牛閒臥,呈現出一派恬靜的山水田園風光。經過形似的駱駝山、神似的鉛筆峰,徒步的後程會到達和順巖,穿過一個天然的溶洞,雖然長不過百米,但這樣的天然隧道也堪稱神奇。線路的盡頭,就是氣勢不俗的公正、溪村峰林,走完就回到了公路之上。

    相比之下,九龍鎮的榮強小桂林少了一些奇俊的景觀,卻又多了些山水相依的秀美。徒步這裡沒有黃花鎮那樣的綠道,如果不想走摩托狂奔的縣道公路,就只能順著河流走狹窄的田埂路。而沿途風光又是另一種風味:峰林、田野、村捨、流水,組成了一幅平靜祥和的山水畫卷。與田間偶遇的阿叔阿婆聊上幾句,歡聲笑語可以一解路途疲勞。沿線最著名的景致,卻是一座無名的斷橋。它躲在河上,淺淺地沒入水中,打動了無數的驢友。沿河行至蘇坑橋,便又回到了九龍鎮上,這段行程也告一段落,正好到鎮上覓食了。

    英西徒步,除了觀賞峰林景觀,還有一個主要項目就是探洞。喀斯特地貌,最不缺的就是千奇百怪的溶洞。九龍、黃花兩鎮,幾乎每個村、每座山都有溶洞,而且大都沒有名字,因為對當地人來說實在不足為奇。記者曾經在朋友的指點下尋訪一處溶洞,結果遍問沿路村民,所指皆為不同的洞。一位阿叔主動帶路,將記者引到一處洞前,告知“太深了,至少得准備兩只手電筒,不然出不來”。英西溶洞之多,大多未經開發,普通游客若無當地人作向導,最好不要盲目探洞。若有專業的戶外俱樂部帶領,或可尋一處合適的洞穴一探究竟,滿足探秘冒險的樂趣。

    收費景點

    門口打望一下就好

    推薦指數:★☆

    英西峰林走廊與鄉村市鎮是融為一體的,整個景區范圍頗大,並沒有也很難圈起來收費,所以景區也保存了原始的自然風貌。不過,整個走廊地帶還是設置了幾處收費景點。只是,驢友對這些收費景點的評價都不高,大多表示“門口打望一下就好了”,而記者實地考察的結果也是“不推薦”。

    其中,距離九龍鎮西南2公裡左右的穿天巖(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洞天仙境”),門票價格60元。記者發現,購票進洞參觀的基本上是旅行團,散客很少。熟悉溶洞景觀的人都知道,溶洞內的景觀形態萬千,但無非是鐘乳石、石筍、石柱,比起黃龍洞、蘆笛巖之類著名溶洞,穿天巖稱不上多麼神奇,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溶洞“穿天”,有一處透光的通天洞口。因為要坐船進去參觀,加上溶洞開發、保護本身也有不小的投入,收費是正常的,但穿天巖值不值60元,就見仁見智了。而且,門口的告示說,景區正在升級改造成兩個景點。改造完成後門票漲不漲?你懂的。

    另一處收費景點是位於黃花鎮約1公裡外的彭家祠,門票價格已漲到40元了。彭家祠是清朝時當地彭氏族人為抵御土匪滋擾而建的堡壘,也是祠堂,大小廳房數十間依山勢建築在一座形如田螺的山上,盤旋而上共計9層。在煙雨迷濛的日子,登上祠堂頂層眺望田野遠山,還算有些看頭。但祠堂房間內基本都空空如也,所以就在河對面遠觀一下足矣。

    此外,英西峰林還有一些漂流之類的游樂項目,如老虎谷暗河漂流(門市價:180元),因為不屬於景區門票范疇,記者也沒有前往體驗,不評價。

    倒是黃花鎮的黃花驿站,值得重點表揚一下。黃花驿站就建在英西峰林著名的“明迳倒影”景點湖邊,美景一覽無遺,但是並沒有把景點攔起來收費。游客可以在漂亮的驿站內休息,也可以登上觀景平台拍照,都不收費。為了吸引人氣,驿站通過餐廳、單車出租、特產銷售等形式進行經營,贏得了游客的好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