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任克溥故居“松桂堂”再現水城

任克溥故居“松桂堂”再現水城

日期:2016/12/14 17:13:26      編輯:古建園林

绮園內景

    5月18日,古城區紅星街原人民公園處,幾位建築工人正在為一處仿古宅院油漆門窗。據绮園項目部經理劉振才介紹,這裡就是復建的任克溥故居後花園——绮園,“自去年秋天開工以來,經過9個月的緊張施工,如今基本竣工,僅余部分建築處於掃尾階段。”

    步入園內,只見各種朝向的座座房屋,或相連,或相對,大小高低有異,環繞回轉的亭廊在群房之間貫穿,與舊有的石橋、木亭、樹木、花卉及景觀小品相映成趣,展現出古典園林特有的典雅。

    “西側坐西朝東的那五開間建築就是‘松桂堂’,據清代聊城縣志記載,康熙曾經莅臨過。”劉振才介紹。

    建設

    基本再現了三百年前的芳容

    據了解,任克溥故居和绮園屬於《聊城古城保護與整治規劃》中的復建景點,由清華大學古建研究所完成設計。去年8月,绮園正式動工,並於當年12月底完成了主體工程。目前已經完成了門窗安裝等工作。至此,绮園基本再現了三百年前的芳容。

    “建築采用青磚、簡瓦、優質木材為原料,造就木質結構、木制門窗、飛檐坡頂的樣式,並有磚雕、木雕、吻獸、紋飾,高度不超過兩層。”劉振才說,園內建築依據明清傳統特征復建,布局、形式、尺度等均符合古典形式,較為真實地再現了官式私家園林的風韻,充分體現出恢弘、雅致、古樸、美觀的效果。

    绮園西部的松桂堂,長約24米,寬10.5米,高約8米,是绮園中的主要建築。另外,绮園還保留了部分原人民公園中的舊景。“保留的景觀有三座亭子,一處房屋;保留的樹木有梧桐、皂角、槐樹等百余顆;另外還保留了猴山、水系和小橋,使園林最大限度地保存原始環境的記憶。”

    負責建設工程監督的甲方代表王學強告訴記者,绮園總建設面積達1.35公頃,內有古典建築17棟,亭廊三百余米,水系約三千平方米。總投資在五千萬元以上,建築完工後,還將選用蘭、竹、海棠、大型喬木等樹種進行種植,使園林綠意濃郁,四季如春。


    回憶

    那時還有古代遺留部分景物

    “我小時候經常到這裡玩耍,那時這裡有衛倉小學。1951年開辟為公園,1958年,時任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舒同題名為‘人民公園’。當時院中還有古代遺留的水坑、唐槐等景物。”《東昌老街巷》副主編、原住古城的74歲老人孫元芳說。

    據孫元芳回憶,他所說的這處水坑在院內西北角。“那時水還比較清澈,岸邊有樹木、野花、碧草,夏天還有人這裡洗澡,後來水就逐漸變得渾濁了。”據孫元芳推測,這處水坑應是任家绮園中的池塘。

    “據說三百年前,任家府邸占地十幾畝,前面是幾進院子的豪宅,後面是被稱為‘绮園’的後花園。”孫元芳說。“老一輩文史專家吳雲濤先生在《東昌野史》中對這個老宅院描述到:‘亭榭台閣,假山魚池,花木掩映,鳥語清婉。’其中還記載,花園東南角舊有‘梳妝樓’,因為康熙南巡途經東昌府時,在任府居住,帝妃曾在這樓上梳妝。院中還曾有松桂堂、敦睦堂等建築。‘松桂堂’三字匾額,原是康熙帝題寫;康熙還曾題寫了‘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的對聯。此聯被刻在兩塊長方形的大青石上,立於松桂堂前,直到民國年間還存在。”

    在孫元芳的記憶中,院中有棵唐槐,枝繁葉茂,綠蔭濃蔽,很是壯觀。“傳說也是任家宅院中的遺存,只是後來逐漸衰敗,慢慢死掉,再後來就被人砍掉了。但它內部空洞中曾有一棵小槐旺盛成長起來,不幾年就成了茂密大樹,如今這棵小槐也不存在了。”

    東昌學院副教授范景華對任氏家族歷史做過專門研究,他告訴記者,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日(公元1703年4月25日),康熙下江南途經東昌府,駕臨任府。“關於康熙帝莅臨绮園的記載,在清宣統二年《聊城縣志》中有三種不同說法。一說在北壩,一說在北園(即北花園),還有‘東昌衛署,相傳為任大司寇故宅。廳即御賜松桂堂舊址也’之句,我和研究文史的朋友們討論過,認為康熙莅臨的地方在任克溥故宅處較為合理。”

    望族

    任氏家族曾經世代科舉連第

    “東昌五大家,任鄧朱傅耿。”這句話在聊城廣為人知。范景華說,任氏為明代平山衛軍籍世家,從任義開始,任宏、任嵩、任铎、任昂、任邦傑、任宗皋、任懷忠均世襲平山衛指揮佥事。到了明末清初,任府又成為書香門第。

    任氏家族作為東昌歷史上第一望族,曾經科舉連第,輩出英才。據他統計,任氏家族出過進士4人,舉人16人,國子監生73人,貢生41人(含拔貢9人),府縣生員(秀才)145人(含武秀才3人),正七品以上官員40人(其中明代武官8人、文官1人;清代文官31人)。“這些官員中,包括6名四品知府,1名道員,1名府同知,2名知州,11名正七品。另有2名正六品,8名從六品。”范景華說。

    范景華介紹,任克溥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中舉,順治六年(1649年)考取三甲第54名進士,初授河南省南陽府推官。歷經升遷,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任翰林院提督四驿館太常寺少卿。康熙年間,任克溥曾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等職,後加刑部尚書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1. 張溥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