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山西皇城相府 品文化魅力
日期:2016/12/14 13:31:45   編輯:古建園林 皇城相府城門
遠眺皇城相府
相府內的“上黨八音會”演出
山西之旅,大院是必看之處。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這些昔日晉商興建的院落,不僅將民間建築文化發揮到極致,更是晉商風雨六百年的珍貴見證。另有一處官宅別具一格,也很值得一看。300年前康熙皇帝曾親自到訪,前不久德國總理又親臨參觀,這便是位於晉城市陰城縣的皇城相府。它的主人公是《大清相國》一書中的主角陳廷敬。走進這所陳氏故居,你不僅會為它的建築特色而感歎,更會被其中的濃厚文化氣息所傾倒。
東方第一雙城古堡
皇城相府依山就勢而建,是極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築群。主人陳廷敬是康熙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閱官,一生功勳顯赫。皇城相府原名“中道莊”,後因康熙皇帝兩次於此下榻,故名“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的大門城樓上懸掛著康熙御書的“午亭山村”匾額和“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楹聯,表達了對陳廷敬一生卓著功績的充分肯定。這是康熙題寫匾額的封筆之作,可見君臣師生間的深厚情誼。
皇城相府作為明清時期的禮制性建築,每一座院落、每一處建築都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站在長1700余米、高12米的城牆上俯看,相府全貌盡收眼底。只見內城與外城緊密相連,渾然一體,為全封閉雙城堡建築群,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間,形成了集古代民居、官宦宅邸、廟院宗祠、書院學堂、防御工事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獨特建築風格。其建築的古樸粗犷,渾厚堅固,給人以奇特的神秘之感。再加之典雅別致的磚雕、木雕、石雕藝術裝飾和大量卓爾不群的皇家御賜牌匾、物件,使之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穿行其中,高牆巍峨,宅院幽深,得緊隨導游,才不致於迷路。清代修建的外城建有御書樓、相府、點翰堂、內府、管家院、繡樓、東書院、內宅、西花園、望河亭等。其建築布局沿襲了前堂後寢的規制,並且在建築規格上彰顯了“正一品光祿大夫”門第的尊貴,給人以富麗堂皇的印象。內城為明代修建,有御史府、世德居、樹德院等8座大型院落,尤其是明崇祯年間建造的7層百尺的河山樓,是陳氏家族為防戰亂而建築的工事,樓內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曾有800人在此避難。如此高大的建築物,雖經400余年風雨滄桑,仍巍然屹立,可謂明清建築史上一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