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外景攝像暴光的問題
日期:2016/12/16 19:22:13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過程。曝光量的大小取決於感光材料受光的照度與曝光時間,即:曝光量= 照度×時間。照度可用光圈大小來調節,曝光時間可用遮光器(銥烀龐)速度來控制。電影攝影機中的膠片是恆速連續運轉的,一般除使用光圈外,有時也配合使用裝在機身內部的俗稱乙蹲影逵的遮光器的開角度大小調節曝光量。
1.曝光點
電影底片上獲得中級密度的景物亮度控制點,也是曝光組合選擇的基准點。在電影生產中,對它的選擇受如下相互關系的制約:中級反光率的景物亮度產生底片中級密度,經過標准光號印片而獲得銀幕最佳視覺效果。實際拍攝中,被攝體所處的具體光照條件是選擇曝光點和計量曝光時各種參數的主要依據。
2.曝光不足和過度
拍攝場景的光線比較昏暗,在拍攝時又未調整好光圈而致使拍攝出的畫面昏暗不清,稱為“曝光不足”,反之,稱為“曝光過度”。曝光不足和曝光過度本是攝影差錯所致,但有時為了獲得特殊的藝術效果,有意使曝光不足或過度。在兩種畫面交接時,運用曝光不足或過度這種特殊的技巧,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3.曝光反效應
指在增加曝光量後繼續曝光,使密度反而降低的反效應。
4.暗部曝光
用測光表暗部曝光點對准最低量度進行曝光,叫暗部曝光。暗部曝光使暗部層次分明,其余部分都在底片有效光域之外,必然曝光過度,尤其畫面最亮部分發白、發毛。這種方法適用拍明調、軟調等畫面。
5.亮部曝光
測量景物選擇光域中最高亮度,用測光表亮部曝光點對准最高亮度進行曝光,這叫亮部曝光。這樣的方法,只能拍到選擇光域中的亮部階梯部分,其他漸暗部分都在底片上有效光域之外,必然曝光不足,缺乏層次。畫面中的高亮度部分層次分明,而陰暗部分成為暗影或剪影。這種方法適合拍“暗調”、“硬調”的畫面。
南寧中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地址:廣西南寧市星湖路25號
熱線電話:0771-5843766 5300717
聯系人:王先生 QQ:74114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