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溪口古鎮

溪口古鎮

日期:2016/12/16 19:15:34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浙江千年古鎮西口簡介
 

溪口歷史悠久,被稱為“千年古鎮”。蔣介石出生在此地。據清乾隆<奉化縣志>志載,早在唐代貞元中(794前後),“右相樊澤致仕卜居......樊氏子孫世居此焉。”樊澤就是今溪口鎮沙堤村樊姓的始祖。寧監察御史樊良忠因與丞相王安石不合,棄官歸裡,陷居溪口。至宋景德五年(1006)溪口建村。據宋寶慶年間統計,人中口已近八千。南宋丞相魏杞奉孝宗命出使金國,不辱使命,成為一時重臣,淳熙十一年(1184)去世。他是安徽壽縣人,卻選擇溪口飛鳳山安葬,可見宋時溪口在外地已頗有名氣。1902年重修的<光緒奉化縣志>中,溪口已列為鎮,在現有資料中,這是溪口稱鎮的最早記載。

  此後,溪口稱鄉鎮,變更多次,民國8年(1919)正式成為行政鎮,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又曾一度改鄉,1951年起,一直稱鎮至今。
  溪口在近現代史上曾經發生幾次重大事件。清鹹豐十年(1861)十一月,太平軍將領范汝增率兵數萬,自嵊縣入境。六诏、跸駐、三石等地農民400人余人響應,經溪口,於11月26日攻克縣城,12月9日建立農民政權。受戰火影響,溪口商業一度蕭條,玉泰鹽鋪也一度停業。
  1941年4月23日,侵華日軍侵占縣城和溪口,4月26日成立日偽監時政權-“奉化維持會”,豐鎬房占為日軍司令部。日寇守田大佐率部進入溪口,見鎮內無人,悉數搗毀全鎮水缸,鍋灶,民間財物被洗劫一空。後在鎮四周密布鐵絲網,強令往來行人只許從武嶺門及藏山大橋出入,經過崗哨逼行鞠躬禮,並限定婦女在剡溪洗滌時間,稍有不遵即遭毒打或槍殺。1945年8月日寇投降,18日撤離溪口。是年11月,據溪口鎮公所第83號呈文載,溪口淪陷1576天,計被殺217人,被抓失蹤73人,全毀半毀詳房223間,樓屋1990間,平屋1172間,被搶糧米1.5萬斤,茶葉2000余箱,以及大批耕牛、豬、雞及實物細軟;被砍大樹4899株,竹150萬株,汽車站、醫院、公園等遭嚴重破壞。


  民國時期,特別是蔣介石三次下野期間,溪口一度成為國民黨指揮中心,南京與溪口之間軍政要員頻頻往返,溪口鎮上車水馬龍,冠蓋如雲,在民國史上曾經產生過很大影響。
  1949年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21軍61師進駐溪口,溪口解放。
  毛澤東主席指示“在占領奉化時,要告誡部隊,不要破壞蔣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 1959年著名愛國民主人士章士钊在他致台灣友人的信中說,“奉化之廬墓依然,溪口之花草無恙。”周恩來總理還在信尾加了四名話:“台澎金馬,唇齒相依,遙望南天,諸希珍重。”說明溪口歷史文物受到保護,在對台工作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文革”期間,在“左”的思潮和無政府主義的影響下,溪口的歷史文物遭到了一些破壞。

地方特產:
溪口千層餅,溪口的主要特產之一,是每個來溪口旅游的人都想帶回家的禮物!
羊尾筍,溪口的又一個特產,它以味美而聞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美味佳瑤!
奉化芋艿頭,有句俗話說“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這就是此物的真實寫照
奉化水蜜桃,凡到奉化的人無不知道此物,而沒到過奉化的人亦知道此物,個中滋味盡在不言中!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