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峽黃河西岸的山坡上一百零八塔
日期:2016/12/15 15:26:4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 |
位於寧夏青銅峽市南20余公裡黃河西岸的峽口山東坡上,是由一百零八座覆缽塔組成的大型塔群。塔群依山勢自上而下,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的奇數排成12行,總計108座,形成總體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數而得名。此塔群屬於喇嘛式的實心磚塔,塔體外表塗有一層白灰。自第二行以下,塔身下部均有一個單層八角形須彌座。塔頂一般為寶珠式,塔的高度,除第一層較大,高3.5米外,其余的大約在2.5米左右。塔體形制,大致可分四種類型;第一行一座,形制較大,塔基呈方形,塔身為覆缽式,面東開有龛門;二至四行,為八角形鼓腹尖錐狀;第五至六行,塔身呈葫蘆狀;七至十二行,塔身為寶瓶狀。 一百零八,一向為佛家所慣用數字。佛教認為,人生煩惱有一百零八種,為清除這些煩惱,規定貫珠一百零八顆,念佛一百零八遍,曉鐘一百零八聲等等。在我國的古塔建築中,如此眾多的塔體組合成群,不僅在寧夏,而且在全國也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