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水:
江村風水獨特表現在三個方面:
1.江村東面這座山就是金鳌山,背靠黃高峰(黃山七十二峰之一),海拔1143米,時常雲騰霧湧,每當天氣晴朗就能看到“黃峰曉日”的勝景。所以說這裡雲騰霧湧,日出有靈氣,即來龍足。
2.水口,聚秀湖的左邊的山似一頭朝大路僕臥的雄獅,所以名為獅山。右邊的山叫象山,因其形如大象的象頭、象鼻而得名。整個村莊有青獅、白象緊緊地嚴守水口(兩山之間相距極近),村內地勢寬而舒平,似一聚寶盆,可盛裝來龍山(金鳌山)的厚足靈氣。由於水口緊,靈氣盡銷村內。
3.再看朝向,江村座東朝西,村外開闊寬廣,極目很遠,可見到黃山光明頂,案台(指看羊山)即在眼前不遠,夕陽西下時“羊崗夕照”的金輝景致全部躍入聚寶盆內而曲盡其妙,美不勝收。
從整體來看,整個江村的地形像一把太師椅的形狀,金鳌山如太師椅的靠背。獅山、象山是太師椅的扶手,整個村莊就坐落在太師椅上,既穩當又舒適,而近處的羊山就是置於胸前的案台,使人頓覺眼前充實,沒有半點虛落。金鳌山還似一玉佛前的寶鼎,所以民間流傳有“獅象兩邊走,聚秀鎖水口。寶鼎當中座,高官代代有”的詩詠。
人文:
江村文風淳厚,從六縣聯中,江村書屋,晨報、族譜、詩詞對聯之中可窺視江村燦爛的文化。
容祖遺像:1500年秋,唐伯虎在游歷了匡廬、武夷、雁蕩、普陀諸名山之後,曾溯新安江而上,登覽了黃山白岳,亦有緣與同科好友江溥再度相逢。唐寅受溥公之托為溥公夫婦三人畫下容像,時溥公原配已故。觀其溥公容像畫藝精湛,人物肖像逼真,衣飾時代特征明顯,黃為黃金。白為白銀,朱砂顏料雖歷數百年仍光艷如初。因容像不留印款,故給容像披上了神秘色彩。
胡適手跡: 這是一代文化大師胡適的手跡。現存於江村歷史文物展覽館。左邊為“為民族主義努力奮斗”,右邊為“於傳種問題積極研求”。這是一首賀辭。據說,胡適在外十三年後,胡適從北京大學趕回上莊與江冬秀完婚。大門與院門分別掛了胡適自撰的對聯:一是“舊約十三年,環球七萬裡。”抒發了這十三年中,胡適與其妻江冬秀經歷首不同生活的感觸。第二副聯是“三十夜大月亮,廿七歲老新郎” 。
起鳳石刻:集中石雕的地方大都是古橋、牌坊、祠堂,江村除了沖鋒陷陣進士坊外,保能看幾塊保護的“聖旨”石。石存較多的是聚秀湖,企盼多子多孫的麒麟刻圖,讓江氏子孫不從這偏僻一隅猁居全國數十地。散布於民居中的石雕多屬镂空雕、半賀雕、淺浮雕,花草形態各異,動物栩栩如生,人物形象逼真。
廿四節氣木雕屏風:宗祠內兼具隔開和組合作用及裝飾功能的24扇隔扇花卉,喻意族人季季平安,生活如花似錦。隔扇的上方還刻有那個季節的風情圖,或荷犁下地的農夫、或頭戴斗笠的漁翁、或騎在牛背上的牧童、或紡紗織布的村姑、或倚窗苦讀的士子、或落棋不悔的紳士。寄望子孫不僅熟稔琴棋書畫,且像“八仙”那樣各顯才華。
名人:
江村明清兩朝出了126個進士、舉人,民國初十年出博士、學士17人。就數字論在老徽州的村落中江村會讓人翹楚,將范圍放大到全國,江村照樣讓人豎拇指。
宗譜文化:
祠堂是一個家族的中心,通過開祠祭祀和其他的家族活動,將族眾牢固地紐結在同一祖宗的牌位之下,形成了一個個嚴密的血緣組織。直到今天,徽州同族人見面還常說,彼此原先是"同一個祠堂的”,實際上也就是指族眾間的血緣關系。而情系這層血緣關系的主要紐帶,則是卷帙繁多的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