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感受宏村的大氣與優雅

感受宏村的大氣與優雅

日期:2016/12/15 0:04:3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隨著潺潺流水,信步踏入松鶴堂,這是一處很有特色的老宅,已經改成了客棧。院內的屋捨和回廊之間有一方形水池,兩面水榭相對,四周有粉牆黛瓦、大紅燈籠和回廊邊喝茶的情侶,極有情調。

松鶴堂的少堂主一邊帶著我看她家的房子,一邊介紹說松鶴堂建於清同治八年,是在她爺爺的時候,從宏村村民手裡買來的。他家不算正式的宏村村民,所以宏村發展旅游業後,分紅沒有他家的份,老宅維護修繕也是他們家自己花錢維護。不過因為客棧生意好,生活還是很富足的,外來者在這片明媚的風光中打拼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2000年,宏村和西遞一起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東方古村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3月,以宏村為拍攝背景的電影《臥虎藏龍》一舉奪得了奧斯卡大獎,讓世界對這個東方古村落充滿了一探而快的期待。



宏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舊稱弘村,清乾隆初年,因弘村犯了乾隆皇帝的名字“弘歷”之諱,遂更名為宏村。它的村落規劃最為巧妙的是自然水系,歷經八百年滄桑變幻,至今仍能發揮正常作用,其規劃之巧妙位居徽州古村落之首。另外宏村內的明清古建築至今保留完好的還有140多座,可謂跨越明清兩代的徽派民居建築博物館。

在宋朝的時候,宏村的水系規劃者利用宏村的地形,引西溪水入村,借用水流的自然力量,使得村中處處有活水。元朝時候,汪氏七十四祖玄卿公的孫子思齊公和他的原配夫人胡重遵從祖先遺志,決定在村中泉眼附近建祠堂(樂敘堂)、開月沼,這樣整個村落的水系網絡便有了雛形。隨後在村南有挖掘了南湖,這便是宏村完整的“牛形”水系網絡的形成。經過了宋元明清諸朝持續性的建設,宏村逐漸形成了奇特的“牛形”村落:村口的兩株古樹為“牛角”,村中月沼為“牛胃”,南湖為“牛肚”,村中九曲十彎的水圳為“牛腸”,村落中的屋捨建築為“牛身”,四座古橋為“牛腿”,猶如一頭水牛安臥於南湖之中。




隨著宗族的繁衍壯大,新的馬頭牆及屋捨漸起,村落范圍也逐步擴大。屋捨延伸到哪裡,水圳也跟著流動到哪裡。宏村獨具智慧的人工水系,解決了族人飲用、浣洗、防火的需要,並且為這種人工水系建立起了一套用水制度,其中規定每日八點以前,村民在牛腸,也就是水圳內取飲用之水;八點過後,水圳內的水用作浣洗及其他用途。
宏村的奇特不僅僅在於水系,還有穿越了數百年風雨的徽派民居,以及生長其中的鮮活民俗,它們形成的整體村落讓人著迷、留戀。以月沼為中心,散布在他四周的祠堂、老宅星羅棋布,高低錯落,屋脊相連。灰與白的視覺沖擊,像指下奏出的一曲祥和安定的古風小調。在老巷中游走,水圳中的流水從來不曾歇息過,流過了月沼、汪氏宗祠、樹人堂,流過了承志堂、樂敘堂、汪大燮故居、南湖書院。每一處老宅,都是一個穿過了歲月長河的美麗音符。




宏村的一年四季游人如織,來這裡寫生的學生在徽州地區是最多的,街前巷後三五成群的寫生著是村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宏村並沒有特別有名氣的店,西溪邊的安安菜館不錯,可惜就餐環境大打折扣。眾人傳說中有名的宏村燒餅,在屯溪的街巷中比比皆是。宏村燒餅的樣子如蟹殼般大小,餡料有梅干菜、芝麻、瘦肉等等,一口咬下去,脆酥生香。月沼附近的御膳餅,雖不是宏村傳統特產,卻口碑甚好。




夜幕降臨,這一次我沒有選在在宏村過夜,也無心在人潮中細賞那冬瓜梁上的木雕。過了西溪,回頭望去,雷崗山下,羊棧河、西溪蜿蜒穿過宏村,匯流於南湖,倒映著宏村層層疊疊的粉牆黛瓦,燈火煙村千萬家,只覺得這幅山水古村落圖畫,竟然散發了一種富庶、大氣、從容、優雅的氣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