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漫步鎮遠賞舞陽河水韻

漫步鎮遠賞舞陽河水韻

日期:2016/12/14 23:59:11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鎮遠是舞陽河下游悠悠兩千載古城,它東側名字如此威武響亮,只因為它曾是湘楚西通滇黔的重要驿站,是曾經重兵把守的關隘要沖,也是一座移民城市,扮演的是多元文化交融匯聚的多彩角色。

舞陽河碧水繞城,隱約帶來一絲江南風韻。山地上建起各式庭院建築,有北方的四合院,、閩南的飛檐翹角、苗疆的吊腳回廊,依山傍水,錯落有致。

這是曾經文采風流的鎮遠,張三豐、王陽明、林則徐、鄒一桂、何紹基、李烈鈞、馮玉祥,歷代名人在這裡留下了無數墨寶詩篇。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稱贊鎮遠為“歌舞地”。這裡的古堡城垣與大自然雄險柔美的山川懷抱融為一體,雖歷經滄桑,卻依舊是一副韻致不減的天然畫卷。





這裡有一殿、二庵、二院、四橋、四洞、六關、六官、八寺、八祠、八閣、九館、九廟、,160多處文物古跡,古建築群、古民居、古街巷、古碼頭,正是一座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幽幽古城。

從一閃而過的火車窗口也能窺見鎮遠古城的那座橋,這座被當地人稱為“老大橋”的祝聖橋,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是古城內資歷最老的一座石橋,已經渡過了六百多年的歲月,橋上的魁星樓還留有馮玉祥將軍“還我河山”的手跡。如今立於橋頭,橋下綠波蕩漾,兩岸山峰聳立,臨水的岸邊建起了一座座飛檐翹角樓,一條小舟在河水中飄蕩,對岸便是歷經滄桑的青龍洞。

青龍洞是一組古建築群,曾幾度毀於戰火,又幾度重修,青龍洞、紫禅院、中禅院、萬壽宮、香爐巖,它們和祝聖橋一起組成了集儒、佛、道三家文化會館、橋梁建築形式於一身的青龍洞景區,也成為鎮遠古城標志性的一張合影名片。


鎮遠
鎮遠夜景

如今的古城似乎正在向著鳳凰古城的模式發展,城內已經修建起了密密麻麻的旅館客棧,一盞盞紅燈籠高高掛起,晚上更是一片霓虹燦爛。節日裡有人舞龍燈、扭秧歌,有小孩子舞著一條自扎的小小草龍穿街走巷嘴裡說著恭喜發財。

若不喜歡這份喧囂,便可到山上,幽深的小巷,寂靜的石階,有古井,有老宅,有日復一日生活在這裡的家家戶戶,感覺深邃而又鮮活。這裡的古巷號稱“歪門斜道”,在某個拐角處不期然便和某家深宅大院相遇,高大的風火牆包圍,富麗的門樓懸掛著燙金的匾額,“封唐召澤”、“清白家聲”,昭顯著家族淵源,卻又無一例外地大門斜開,似乎是要避一避入世的鋒芒。這裡巷中有巷,巷中有井、巷下有溝,拐彎抹角,依山就勢,爬坡再爬坡,站得高了,舞陽河環繞古城的全貌漸漸落於眼底,曾經千帆匯聚、百舸爭流的昔日碼頭勝景,如今僅留存夕陽余晖下一抹淡淡的光華,走過的歲月,波瀾不驚。

再走入古城主街,紅酸湯、舞陽魚、道菜扣肉、豆腐松、炒湯圓、香酥鴨、綠豆鍋巴粉和灰漿粑,古城的美食讓人垂涎欲滴,更有五百多年歷史的陳年道菜作為調味點綴,讓人在鮮香爽口的味蕾陶醉中回味遠去的時光。街上的特產店一家接著一家,酒坊中擺著竹筒酒缸盛著苗家女兒紅,玻璃壇子裡腌著粉紅色的酸蘿卜,特產姜糖、猕猴桃干、陳年道菜、豆腐乳、醬油、貢茶,琳琅滿目。這是為游客經營的鎮遠,又是古老婉約中隱約露出時尚浪漫氣息的鎮遠。

交通:
從梵淨山乘車可達鎮遠,凱裡到鎮遠有火車,和湖南懷化也通火車。

住宿:
鎮遠古城內的客棧很多,一般臨河的旅館房間價格會貴一些,節假日期間價格會上浮。

宇潔賓館
在青龍洞對面,觀景位置絕佳,准二星級酒店裝修,免費上網,大堂內有電腦可免費使用。地址:祝聖橋橋頭。

何家大院
由老宅翻修改建而成,宅院的內部裝修全部古香古色,准四星級酒店標准,藏在古城的小巷裡,夜晚非常安靜。地址:興隆街沖子口巷內。

鎮遠往事客棧
房間分別按海洋風格、浪漫風格、田園風格、日式風格、仿古風格裝修,房間內有免費寬帶,24小時熱水。地址:古城步行街。


祝聖賓館
賓館經常會接待一些旅行社,房間和衛生間都很整潔,24小時熱水。地址:古城步行街大公場。


美食:

鎮遠的美食很豐富,酸湯魚、道菜扣肉和豆腐筍都很有特色,到處米酒飄香,街上飯館也不少。推薦一家苗伯媽紅酸湯店,該店位於和平街糧食局商貿城福樂家超市旁,從古城過去步行十幾分鐘左右,價格比較便宜。有很多本地人去吃,每天晚上都要等位。大橋下沿河有條夜市街,來鎮遠一定要嘗嘗舞陽河裡新鮮捕撈的活魚,燒烤或是酸湯煮食都可。

旅游TIPS:

一、城裡有一些特產商店,出售姜糖、醬菜、豆腐乳等鎮遠土特產。

二、鎮遠火車站距離古城大約兩公裡,可乘坐出租車前往,去湖南懷化的車一般都沒有座位,春節期間人比較多,也不會有空座,不喜歡擁擠的旅客可購買臥鋪票。

三、喜歡自然風光的游客可參加舞陽河一日游項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