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清代古跡深山雲霧缭繞古角樓形似碉堡
日期:2016/12/14 12:01:52   編輯:古代建築 近日一場傾盆大雨後,記者在博羅縣公莊鎮官山村看到一幅美麗的畫面:官山村周邊的群峰,雲霧缭繞,雲隨風動,妖娆多姿。蔥綠而連綿的山峰,脖頸上像少女一般系著一條輕柔的白紗,頭戴白雲編織的大沿帽,若隱若現,真是一幅精美絕倫的水墨丹青畫。
官山村地處山區,山中植被保護很好,森林覆蓋面積達到32000多畝,平日裡山頂經常雲霧缭繞。走進山中,被雨水“洗”過的空氣別樣清新,山林中彌漫著青草樹木的清香。林中,不時傳來鳥鳴聲。雨水過後,山中出現了道道小溪,溪水順流而下,匯入官山河中。官山河蜿蜒曲折,溪流清澈見底,常年流水不斷,水量豐富。河流兩岸部分小路以青石板鋪設,河面小橋,為官山這座古老的村落平添了許多小橋流水的美景和靈動。
官山村山美河秀,古角樓更有一種歲月的韻味。官山村有東、西兩個四角樓。官山東四角樓,始建於清同治十一年,官山西四角樓始建於清鹹豐八年。
西四角樓顯得稍微破舊,已無人居住,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東四角樓,相對來說就比較完整。來到東四角樓,當一座被4米多高青黑色的圍牆圍著、東西兩側牆頭上各有一個碉堡似的古建築出現在眼前時,頓生穿越之感。圍牆很高也很厚,圍牆上的槍眼和炮眼隨處可見。圍牆內,是一座客家圍屋式建築。當地人說,官山村山高林密,在古時,林中有土匪活動,不時還會下山來騷擾村民。為了自保,村民只能建起高高的圍牆來保護自己。
據資料記載:圍牆為舂牆結構,根基用沙石、黃泥、石灰及蔗糖和水澆灌而成,然後用木樁反復舂就,堅硬無比。四周的圍牆與碉樓布滿了炮壘和槍眼,可謂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