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磁縣“切割磚體”修護北宋墓葬壁畫

磁縣“切割磚體”修護北宋墓葬壁畫

日期:2016/12/14 11:58:05      編輯:古代建築

墓葬壁畫

    記者從磁縣文物保管所獲悉,歷經18個月的艱苦修復,磁縣文保部門開創性地使用“切割磚體”技法成功將宋初墓葬出土的千年壁畫修復完成,這是近年來磁縣文物保護與修復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對同類壁畫的保護與修復起到了重要的借鑒作用。

    北宋大將韓令坤墓磁縣意外“現身”

    “與以往壁畫保護所實施的揭取或整體提取的方法不同,我們對該壁畫采用了切割磚體的方法,保護效果良好,為墓葬壁畫的保護探索了另一種方法。”磁縣文物旅游體育局副局長李江說。

    李江曾擔任縣文保所所長,有多年的文物考古經驗,全程參與了該壁畫的保護與修復。他介紹說,該壁畫出土於宋初大將韓令坤墓葬,2014年初在磁縣磁州鎮西來村西北溢泉湖北路施工現場取土時發現一座古墓,該墓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及耳室組成,在前室出土一塊青石墓志,墓志蓋上楷書“南陽大王墓志”,從志文中可以看出,墓志為乾德六年刻制,墓主人為北宋大將韓令坤,介紹了其生平簡介。

    “切割磚體”使千年古墓壁畫重獲“新生”

    韓令坤墓葬早期破壞嚴重,從殘存的結構可以看出,甬道牆壁原繪有壁畫,現僅存東壁。但可喜的是,該組壁畫保存基本完好,為出行圖。是河北迄今為止難得一見的唐晚宋初時期壁畫,為研究宋代早期墓葬壁畫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為了更好地保存和研究該墓葬出土的壁畫,在河北省文研所專家的指導下,磁縣文保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清理。後經專家多次研究與論證,最終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保護與修復方案,就是對墓室壁畫采用整體加固和切割磚體及料疆石的方法,運出原地進行異地修復。

    隨後利用一年多時間塗膠、切割、封護等十幾道工序特殊處理後,將畫面層、地仗層、支撐體一起揭取回室內。由於環境變化,溫度、濕度、光線等條件發生了改變,質地脆弱的壁畫受到了危害,急需對其進行保護修復。專家們采用現代分析技術,經過對壁畫制作工藝及壁畫的病害的科學分析研究,制定了科學的修復方案,本著“修舊如舊”原則,讓這一古代墓葬壁畫重獲“新生”。

    “此次保護修復采用的是連磚切割揭取,該方法彌補了揭取壁畫中結構的不完整性,也克服了整體提取壁畫中重量的缺陷。

    壁畫顏料中首次發現群青和青金石

    據李江介紹,在保護修復壁畫的過程中還有意外發現,該壁畫中黑色線條的顏料除了炭黑外還采用了群青和青金石,這個現象在我國古代墓葬壁畫中均未發現過。同時,還發現磚體縫隙中出現紅色、白色顏料層,在其他磚室墓葬壁畫中也從未發現過,原因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考證。

    此外,墓葬中的壁畫、墓志銘具有明確的時代標尺,反映了五代末到宋早期繪畫藝術的真情實貌和藝術特色。同時,也揭開了韓令坤這一古人的神秘面紗和身份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