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姜女石遺址

姜女石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1:11      編輯:古代建築

  中國秦至西漢前期行宮遺址。在遼寧省綏中縣萬家鎮,瀕臨渤海灣。遺址分布在石碑地、黑山頭、止錨灣、瓦子地、周家南山和大金絲屯等地。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84年開始勘探發掘。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應與秦始皇東巡碣石有關。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碑地遺址規模最大,經勘探,宮城平面長方形,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300米。牆體夯築,大部湮埋地下,寬2。8米,基深近1米。城內有南北貫穿的大道,寬約 6米,兩側分布多處大型夯土基址及窖、井、排水管道系統。出土的建築材料以卷雲紋間貝紋的圓瓦當和半瓦當、繩紋板瓦為主,還有秦代樹葉紋、變形夔紋瓦當、菱形紋磚和西漢前期“千秋萬歲”瓦當。其中出土了秦代皇家建築專用的巨型夔紋瓦當 9件,完整的一件當面直徑52厘米,瓦身長82厘米。當面作浮雕夔紋,蜷曲盤繞,兩相對稱,狀如山巒,與秦始皇陵出土的夔紋大半圓形瓦當非常相似。位於宮城南面中央的一座方形夯土基址,東、西、南三邊各長約40米,高 8米,四面版築痕跡清楚,每版長 3米,寬 0。3米。台基上下分為 3級,級面較平坦,原建有房屋,南部距海岸僅10米左右,與海中礁石“姜女石”相距約 400米。據傳其間鋪有白石甬道,退潮時隱約可見。

  黑山頭遺址在石碑地西 2公裡的海岬上,海拔19米,南面海中有雙礁對峙,俗稱龍門礁。夯土建築基址平面呈曲尺形,南北長 50米,東西寬 45米。主體建築在東、南臨海一側,從殘存的空心磚踏步、自然石柱礎、長方形夯土台基等分析,應為高台建築基址。北側相連的附屬建築,經發掘,東西分為 5個單元,每個單元分出若干小間, 4個間內置有瓦圈式的井窯。

  止錨灣遺址在石碑地以東 1公裡,南面海中有礁石俗稱紅石崖。面積約 1萬平方米,經試掘,發現有夯土台基、井窖、空心磚踏步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