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紹興一座268年前的節孝石牌坊至今保存完好

紹興一座268年前的節孝石牌坊至今保存完好

日期:2016/12/14 11:55:31      編輯:古代建築

    

    近日,手機記者在孫端鎮樊浦村見到一座古樸莊重的節孝石牌坊。這座石牌坊建於清代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距今已將近270年,雖歷經幾百年歲月風雨,其結構還保持得非常完好。真是不可多得的古跡文物珍寶。 
    這座石牌坊四柱三樓歇山頂,具有清代早期建築風格。牌坊高近10米,東西而立,牌坊兩面均刻有文字,正中橫額自上到下依次為“聖旨”“節孝流芳”“為已故儒士盧維屏妻范氏立”等句。在左右兩塊匾額上,還署有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稽會筠、浙江提督張若震、紹興知府葉士寬、會稽知縣曾省及紹興府儒學教谕李凱等姓名,可見當初清代統治者對建此牌坊的重視。 
    整座牌坊工藝十分講究,尤以雕刻精美著稱。除石珠為镂雕外,其余均為浮雕。有常見的龍、獅、麒麟、仙鶴、馬、鹫等飛禽走獸,還有葵花、萬年青、雲紋、浪花等圖案。更奇特的是牌坊正中兩面各有一枚用石镂雕而成的寶珠,中間穿軸,石珠可沿軸轉動,可惜此珠已毀。牌坊基座高約半米,四根粗大方形石柱均有旗板護圍,十分渾厚堅固。 
    資料記載,這座節孝石牌坊是當時紹興清代官府為表彰孫端樊浦女子范氏所立。這范氏是樊浦人盧維屏之妻,盧維屏攻讀詩經,信仰孔孟學說,後因病身亡。范氏在丈夫去世後,沒有改嫁,而是歷盡艱辛,孝敬公婆,撫育兒子成才,在鄉裡頗有名聲。後經地方舉薦,得乾隆皇帝青睐恩准,遂降旨在樊浦村口建造節孝牌坊,予以褒獎。 
    在石牌坊附近的西北處,還有一座於道光十八年四月(1838)重建的“永和橋”。永和橋系東西跨向3孔石梁橋。橋面長12.30米,橋面淨寬1.60米。東橋墩南面還嵌有“重建永和橋捐碑”,碑上石刻記錄捐資人姓名與捐資數。 
    石牌坊和永和橋相映成輝,相得益彰。當地村民說,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精美的瑰寶,是一處很好的懷古游覽勝地,現為文物保護單位,希望有更多的紹興市民和外地游客前去游覽懷古,也希望有關部門加以保護、開發和宣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