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清晨,山西介休洪山源神廟附近居住的村民晨練發現,源神廟大門一側照壁上明代二龍戲珠琉璃壁心被盜。從現場圖片可以看出壁心被整個切下,手法專業,引發社會關注,該案件也成為晉中、介休兩級公安部門的重點刑事案件。網友“愛塔傳奇”借助民間志願者的力量,還關注了山西平遙西良鶴村龍天廟、山西平遙東鳳落村普照寺、山西祁縣東左付村聖安寺等處壁畫被盜情況。(11月29日澎湃新聞網)
洪山源神廟於2013年3月5日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次被盜的二龍戲珠琉璃壁心,被認為是光緒年間修繕該廟時所做,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擁有數量龐大的古代建築,這些古建築大量散落民間,缺乏專人看護。據了解,山西雖然要求國寶及省寶必須有人看管,但看管人的月工資僅有300元。而縣、市寶則沒有財政投入,靠老鄉居住看管。
現在農村空心化嚴重,很多古建築都處於無人看管、零安保的狀態。而與之相反的是,隨著資源越來越稀缺,導致古建築內的文物價值越來越高,甚至古建構件價格都水漲船高,吸引了犯罪分子前來盜寶。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犯罪分子如入無人之境。因為盜竊容易,相關部門不重視文物保護,造成犯罪分子的違法成本極低,被盜文物追回的可能性並不大,這反過來更助長了其囂張氣焰。
山西近年來意識到了文物保護方面的不足,也開展了借助社會力量進行保護的探索,如山西有多地試水社會認領古建築,讓社會個人或企業在利用古建築贏利的同時,也對其予以一定的維護與保養。然而,單純引入社會資本進行“經營式”保護,容易對古建築造成另一種破壞,只能是一種權宜之計,況且不少古建築都地處偏遠,社會力量無法通過其獲得收益,借助社會力量的路子一時難以走通。
對於這些岌岌可危的古建築,在進行保護時,還是要形成多方合力,調動原始戶主和居戶自發保護開發的積極性,也可以通過市場化運作,進行多元保護與開發。最為重要的是,政府要能加大對文物保護的投入力度,比如能盡可能地安裝監控系統,加強安保力量,提高安保人員待遇,對於盜竊文物的犯罪行為,要采取高壓態勢,如廣泛發動群眾征集線索,掌握銷贓渠道等等。
散落民間的文物大量被盜,幾乎到了盜無可盜的程度,反襯了文物保護的疲軟。這些古建築經歷了漫長的時光,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國家的瑰寶,卻沒有得到良好保護,遭受著自然及人為因素的不斷破壞。這是難以挽回的損失,亟待有關部門下真功夫予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