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石景山區中部的明清風格古街模式口,已啟動歷史文化保護區修繕改造規劃。到2018年,這個飽經滄桑的古鎮將迎來整體保護與復興。記者從市規劃委了解到,修繕工作將整合並發展模式口大街兩側的現狀商業,形成以法海寺路口為商業中心,承恩寺周邊、田義墓周邊為兩翼的商業布局。
現況直擊平房取代古建築整體環境髒亂差乘坐公交車在金頂街北口站下車,即到了模式口大街附近。它是散布在北京周邊的古樸村落之中的一個,背後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始於西周,曾是兵家必爭之地;聞名於明清,是京都通往塞外的駝鈴古道;熟知於老捨,筆下的駱駝祥子就是從模式口走出來的。
模式口有許多古跡,現存比較重要的有法海寺、龍泉寺、承恩寺、田義墓和冰川館等。其中,法海寺、承恩寺都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田義墓、冰川館也都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模式口大街現況寬度較窄,資料照片裡的古建築已被近代的平房所取代,不時可見污水橫流、垃圾散落的景象。據附近居民介紹,現在村裡還沒有煤氣和熱力管道,很多地方甚至還沒有污水管道,環衛等其他市政設施也不完善,致使環境髒亂。
近年來,由於京西古道的功能逐步淡化,模式口保護區的經濟活力在逐漸降低,沿街商業主要為本地區居民服務,服務半徑、規模、級別都比較小。不少居民都表示,希望修繕改造工程能盡快實施,從而改善生活環境。
改造亮點不會大拆大建整合並發展商業
2002年,模式口大街被公布為北京市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這也是石景山區唯一的歷史文化保護街區。隨後至今,相關部門對模式口開展了多版規劃研究工作。
據了解,本次修繕工作改變傳統大拆大建的做法,從街道環境改造、基礎設施改善、居住條件改善等空間改造入手,循序漸進地為居民營造舒適的生活空間,逐步推動模式口大街整體保護與復興。
根據北京市規劃委公布的規劃內容,修繕工作將整合並發展模式口大街兩側的現狀商業,形成以法海寺路口為商業中心,承恩寺周邊、田義墓周邊為兩翼的商業布局。
先改造基礎設施再挖掘文化資源
當前,模式口大街的雨水污水還在采用直排,規劃也對此進行了改造考慮,將研究建設綜合管廊的可行性。還要規范垃圾收集的設施布局,鼓勵采用清潔的采暖方式,減少空氣污染。
在街道環境的整治方面,私搭亂建將被拆除,形成安全、無阻隔的步行空間。街道界面也將細化設計,如嚴控建築高度、形態和色彩,保障整體空間環境的完整性。模式口大街的車行區,也計劃禁止停車,在周邊區域建設地下機械式停車場,保障道路暢通及應急安全需求。
此外,對規劃區域的老建築,也會綜合其質量現狀和歷史文化價值進行分級保護。也要挖掘區域文化資源,將其融入到現在城市生活中。
先形成亮點節點2018年全段復興
根據規劃內容,從現在至2016年底,計劃形成模式口大街“亮點”節點。2018年,實現模式口大街的“全段”復興。在各項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將先期啟動試點改造及基礎設施改造。同時建立宣傳平台與公共活動室,不僅用來展示地區文化資源,還可以作為本地居民的交流場所,未來還計劃組織廟會等。隨後,將組織重要節點設計招標,完成基礎設施改造,以及重要街道局部區段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