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燈古鎮亮起千盞燈文化品牌
日期:2016/12/16 18:46:24   編輯:古代建築 距上海30公裡的江蘇昆山市千燈鎮具有2500多年的歷史,打文化牌是千燈鎮領導的新思路。以昆曲為代表的戲曲文化、以顧炎武為代表的先賢思想文化、以三裡石板街為代表
的水鄉文化、以余氏典當行為代表的典當商業文化等,讓古鎮脫穎而出。但是,千燈鎮上卻沒有特色的燈,總有點不副其實,而千燈鎮的發展史上,就曾有過烽火台的使命,有著“燈”的原始意味。於是,要建設一座展示燈文化的博物館,提升鎮的文化含量,成了鎮黨委政府的重要任務。
通過網上查詢,千燈鎮了解到遠在北京的殷小林先生收集古燈已有二十年,在北京郊區擁有一個存放著1000多盞古燈的千燈草堂。千燈鎮黨委書記王金興當即決定:一定要把殷先生和千盞燈請來。在和殷先生促膝交談後,雙方一拍即合,原來殷先生畢其一生潛心研究燈文化,也早想“建個博物館、給燈安個家”。於是殷先生把二十年來的收藏成果從北京搬到了千燈鎮落戶,建成了全國最大規模的“古燈收藏館”。
如今,千燈館內匯集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民國時期歷朝歷代的燈,中國的、西洋的、日本的不一而足。其中一盞新石器時代的天然石燈,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是館內年代最悠久的燈。
千燈館的開張和對燈文化的展示,讓游客對千燈古鎮有了新的認識,不僅帶動了千燈鎮旅游的發展,也讓鎮黨委再次體會到文化品牌在古鎮現代化開發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我們招商引資時,又多了一個優勢”;同時,鎮裡計劃扶植一批以燈為主題的旅游紀念品的制造企業,發展文化旅游的延伸產品,實現旅游資源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發展。把千燈鎮建設成為游客“看燈、買燈、玩燈”的理想場所,由此塑造千燈新的文化品牌,同時也惠及千燈鎮百姓的就業。
王金興書記告訴記者:“千燈鎮的文化旅游不僅僅是古鎮保護、景點建設,而是把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經濟、自然環境和社會各項事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化地凸現千燈經濟強鎮、文化名鎮、生態大鎮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