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秋周邊游玩地全攻略 清風秀水古鎮邀明月
日期:2016/12/16 18:32:07   編輯:古代建築1. 涪陵天台小溝
天台峽谷景區位於重慶中部,距離涪陵市區19公裡,屬千裡烏江一脈。是集旅游、休閒、會議為一體的新興名勝風景區。涪陵天台小溝為御臨河的上游支流,峽高谷深,風光原始整個景區綿延16公裡,河床陡立千仞,無人可攀。絕壁上原始林木盤根錯節,蔥茏茂繁。由無數泉水匯聚而成的御泉河碧綠透澈,在谷底蜿蜓而行,時急時緩。峽中飛泉跌水千姿百態,疑是瑤池玉液淌入人間。其峽之幽,水之碧,泉之密,堪稱世上奇觀。
2. 綦江瀛山白雲觀
被譽為“西南三大道場”之一的綦江石角鎮白雲觀,別有一番洞天,香火旺盛。白雲觀地處重慶綦江石角鎮旁的瀛山最高峰——海拔1354米的馬腦山上,距綦江縣城約30公裡。最高峰馬腦山海拔1354米。景區有雄、奇、險、幽、古之特點,峭壁千仞、山勢雄峻、白雲缭繞、環境清幽,深山古剎、如臨仙境。後山有萬畝森林,猴群出沒,還有碧波蕩漾的瀛峰湖。
老瀛山(天成廟):位於綦江三角鎮東北部,距縣城12公裡,氣勢巍峨、挺拔雄峻、風景獨特,有著名的送夫巖、天成廟等,地域寬廣、植被茂密。
3. 黔江武陵仙山
武陵仙山位於黔江石會鎮,國道319線旁,距黔江城28公裡,為武陵山脈腹地、川鄂邊境名山。山峰綿亘十余公裡,山勢峻峭,奇峰兀立,危崖深谷,雲纏霧鎖。陵仙山山峰因砂質頁巖風化剝落而姿態萬千,因勢賦形,惟妙惟肖。其羽人山、公母山、八角廟、雙石墩諸峰都有一個娓娓動聽的故事傳說,令人暇思。主峰海拔1092.8米,登臨峰巅,一覽群山,巖巒層疊,青山如波,白雲如絮,峰雲相攜。
4. 渠縣—清河古鎮
漢阙是我國現存手地面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結構建築遺存。全國僅存29處漢阙中,渠縣就有6處7尊,分布在土溪巖峰兩鄉不足10公裡的古驿道旁,素有“漢阙之鄉’’的美稱。它不僅具有豐富的雕刻內容、精湛的雕刻技術和高超的建築手法,還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清河鎮老街(將軍街)建築群,始建於秦漢,明末清初形成規模,民國九年(1920年),由開明士坤(范紹增之父)范先級等出資募資擴寬街道,修葺街面,民國二十年(1931)年,國民黨起義將領范紹增在上海借鑒希臘式建築風格,制成圖紙,在原建築群的基礎上,獨自出資改造興建。瓦頂懸山式六架椽屋,前後乳伏塔牽用三柱,前低後高建築群,房屋西高東低,呈主賓之勢至顯賓躬之態,房屋低層與二層樓圓柱間隔處和頂部,格調統一,風貌獨特,典雅堂皇,規模宏偉,是西南地區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中西合壁的古建築群體。
5. 梁平雙桂堂—滑石寨
雙桂旅游區共占地30平方公裡,以雙桂堂為核心,金帶古鎮(雙桂文化園)、滑石寨、金城寨、雙桂湖為輻射點,形成“金鳳展翅”的格局。景區位於渝萬高速公路出口5公裡處。景區核心雙桂堂是重慶市十大旅游精品三峽平湖游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梁平雙桂堂是由被譽為“小釋迦”的破山海明禅師於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創建,迄今已有350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寺廟、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西南佛教禅宗祖庭”之美譽。該廟歷史地位顯赫、文化底蘊深厚,其建築藝術、造像藝術、繪畫藝術、詩文藝術等獨具風格,是佛學和民間藝術精美之融合,俨然一個積澱豐富的文化寶庫。滑石寨(約500畝)與雙桂堂遙遙相望,相距不到3公裡,登臨寨頂,雙桂堂巍峨佛殿盡收眼底。其上有保存較完好的古代軍事文化遺址,山水相映,水天一色,景觀豐富。
6. 中山古鎮
中山古鎮俗稱三合場,又名龍洞場,地處江津市南部山區,距重慶市區125公裡,約一個半小時車程,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四面山一脈相連。古鎮背山臨水,場鎮建築靠水而建,由龍洞、荒中壩、高升橋三條小街連接而成。以前,三合場曾是繁華的水碼頭,為川黔山區的商品集散地,境內還有漢代古墓葬枇杷巖墓群。
古鎮商鋪建築最具代表性,依山勢形成的商街縱向長1000多米,層層遞進,其風雨場的過街建築幾乎都是能遮風避雨不見天日的“封閉式”建築,由此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川東地區雨晴不定的特點。建築多為兩層“吊腳樓”,下層為鋪面,樓上可住人,鋪面開間做得較大,且易組合;整座古鎮全系青色瓦片蓋頂,紅漆木板竹篾夾牆,圓柱承重,古樸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人家風韻。
7. 永川雙竹衛星湖
雙竹鎮位於永川市南郊。因境內有美麗的大竹溪、小竹溪而得名。幅員面積 62平方公裡,人口4.2萬。雙竹背依省級森林公園黃瓜山,西靠美麗的衛星湖,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竹溪夜雨”為古昌州八景之一,衛星湖桃花島、黃瓜山省級森林公園、北岸槽竹海、比子溝瀑布等自然風景區久負盛名。
8. 武隆仙女湖
仙女湖生態旅游風景區位於武隆縣內,靈龜山畔,六百畝的水面呈“人”字型,傳說中為仙女所化, 清澈的水面,倒映著周圍的青山,不時有霧氣籠罩,顯得婀娜多姿,宛如一位羞澀的少女輕紗遮面,漫步湖畔,青山鳥語,小溪潺潺,恍入仙境。區內擁有盆地,峽谷,森林,小溪,草場,懸崖,良好的原始自然狀態。
主要景點:黑羊坡,紅子坪,爬手崖瀑布,鷹嘴巖,夢幻谷。
9. 彭水長溪河
風光旖旎的長溪河位於彭水、貴州務川、沿河三縣交界處,在接納了沿河、務川的界河大堰河以後,進入彭水境內,成為彭水的內河。今年在長溪河將築壩建一蓄能電站作為烏江彭水電站配套工程,長溪河秀美風光將永遠消失。
整個長溪河,風光最美在中游——從長旗壩到三江口這一段。特別是七裡塘到舟子沱一線,這裡江面水量逐漸增大,長約10.5公裡,峽谷幽深,兩岸絕壁,無路可進,故長期以來進入峽谷的人不是很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得以完好保存。
10. 偏巖古鎮
座落在華蓥山脈西南面的兩支余脈之間,地處丘陵,呈東北高,西南低之勢。平均海拔為52O米,最高達942.9米。鎮北處有一巖壁傾斜高聳,懸空陡峭,故名偏巖鎮。該鎮是舊重慶通往華蓥古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鎮,昔日商賈雲集,商貿繁榮,名播川陝湖廣。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但其街道、建築、民風、市情仍然保留著昔日古樸、優雅的風貌。古鎮正街街道,用青石鋪築而成,順黑水灘河長約400米。街道兩旁的店鋪鱗次林比,店鋪建築多為木竹結構,皆以木斗為骨架,或以木板為牆,或以竹編籬笆糊粉為牆。有些臨街而築的小樓,底層空間開敞,多為店堂。上層宅樓呈吊腳式樓,懸空依柱而築,既節省了街道路面,又達到了“讓出三尺地,多占一份天”的設計效果。
裡還是當年華蓥山游擊隊經常活動的地方,你到此游覽,便會聽到《紅巖》一書中雙槍老太婆許多動人的故事。現古鎮已成為美術院校師生寫生佳處和電影電視拍攝民俗民風的外景地,每年接待游人數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