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立霞 料峭寒冬,擋不住丁堰城鎮建設的熱潮。 中心鎮區“五角場”拆遷接近尾聲,便民服務中心已破土動工,鳳山小區、皋南小區、工業集中區內塔吊林立……一座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城鎮正向人們走來。 立規劃,搭起建設平台 科學合理的規劃是城鎮建設的第一步,它為城建“排兵布陣”提供科學合理的意見。 按照“十一五”期末丁堰鎮10萬人口規模的定位,2005年,丁堰鎮邀請南京大學城市規劃研究所的專家為鎮區“量體裁衣”,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環境優美、發展有序”的要求,設計了9.36平方公裡鎮區規劃,依托“沿海高速丁堰出口,334省道南移”的優勢,“一次性規劃、分步實施”集鎮建設。 自此,丁堰鎮以規劃為藍本,大力推動“產業向園區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的發展戰略,牢固樹立環境先行的發展理念,持續加大小城鎮轉型升級的力度,全面提升區域競爭力。 破瓶頸,提升建設標准 城鎮建設不是“紙上談兵”,它不僅需要合理的規劃,更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丁堰鎮牢固樹立經營城鎮的理念,通過財政支持、盤活存量、招商建鎮、創新投融資機制等多種途徑,突破城鎮建設投入瓶頸,高標准開展城鎮建設。 226省道和334線東延改造,給丁堰的城鎮建設帶來新機遇。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快主鎮區“南拓西擴”的步伐,開工建設環東路,啟動建設環西路、環西大橋,努力實現丁堰城鎮建設由條狀向塊狀的轉變。 沿通高速丁堰道口“五角場”的打造,是丁堰新一輪城鎮建設的“大手筆”。“五角場”的東南角規劃了9層的蘇通賓館及公交客運車站、農工貿綜合服務市場;西南角是主體6層,南起皋南河、北到天通商貿街總長380米的建材商貿一條街;東北角將建成主體10層的丁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強管理,鞏固建設成效 城市三分建設、七分管理。丁堰鎮本著科學化、人性化、法制化的思路,不斷提升城鎮管理水平,讓城鎮干淨、整潔、魅力四射。 近年來,他們以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鎮”、“江蘇省衛生鎮”、“南通市生態工業集中區”為突破口,建立了垃圾收集處置、河道整治、道路養護、綠化造林“四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對全鎮環境實施長效管理。全力推進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秸稈機械率達89%,還田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8.5%。為強化管理職能,每村還聘請了2至3名村民代表擔任環境監督員,負責對道路環境、河道環境、庭院環境進行巡視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