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古村內雙峰寨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全明攝
一座曾經污水橫流、臭氣熏天但卻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古村,經過短短兩年的治理後,開始顯現出生機並吸引投資者的目光。記者近日了解到,位於粵北仁化縣的石塘古村已經一改過去破敗的狀況,針對村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雙峰寨的護城河清淤工程已經展開,生態治理與開發保護也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專家表示,生態環境破壞是古村落面臨的最普遍問題,不僅關系到生態平衡,更關系到農民生計,只有治理好環境才有出路。
“豬不再養在村裡了”
石塘古村位於仁化縣西南部的石塘鎮,至今已有640年歷史,擁有古建築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仁化縣乃至韶關市范圍內歷史較悠久、古建築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個古村落。同時,石塘鎮也是革命老區,大革命時期的“雙峰寨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現今雙峰寨已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正是這樣一座擁有豐富歷史遺產和鄉村風貌的古村落,幾年前卻是破敗不堪:雙峰寨常年失修,護城河內淤泥堆積發臭,生活垃圾隨處可見,村內房子倒塌的宅基地被村民開辟成菜地。“石塘古村內歷史價值很高的明前巷,被村民圍起來養了十幾頭豬。”石塘鎮鎮委書記洪家貴說。
“不過現在村內的環境治理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豬不再養在村裡了,而是在村外劃出一片地來養豬。”洪家貴表示,現在石塘古村的衛生問題正在一步一步解決,雙峰寨護城河的清淤工程已經展開,“我們將清除護城河內的淤泥,引入活水,還原護城河本來面目,雙峰寨背後的殘余老牆體也將拆除清理,建成游人廣場。”據悉,由於早年按照規定關閉小煤礦的關系,石塘古村內不少村民生計遇到困境,而現在隨著生態治理逐步推進,村內出現了第一家農家樂,而按照相關規定,隨著游人增多,將專門另劃出一塊地發展農家樂,避免農家樂的生活污水破壞環境。
古村恢復原有生態急需資助
目前,石塘鎮正在做四大規劃,其中《雙峰寨保護與利用規劃》以及《石塘古村的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已經完成論證。“按照規劃意圖,我們將盡力恢復原有生態,恢復古村原貌。”洪家貴表示,目前石塘古村完好保存有40多口古井和多條水渠,即將引入的自來水工程將采用遠處水庫引水的方法而不是就近建水塔,不破壞原有的水系平衡,已經荒廢的水渠也將引入活水,與護城河連通。據悉,除了引水之外,村內原有的排污系統也將全面改善,茅廁全部改為化糞池,原有的村中菜地也將保留。
目前石塘古村改造中凸顯的問題主要是資金短缺和人才短缺。“自來水工程原來搞了4次沒有搞好,就是資金不到位所致,改廁工程得以推進,也是通過愛衛辦的協助;石塘鎮一年的財政收入僅有11萬元,資金缺口有可能再次導致古村被破壞。而因為資金難題,古村的保護與利用也難以引進專門的人才,單靠一鎮之力,舉步維艱。”洪家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