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生活家出游指南:蜀鄉覓“新”樂 悠游成都周邊古鎮

生活家出游指南:蜀鄉覓“新”樂 悠游成都周邊古鎮

日期:2016/12/16 15:38:04      編輯:古代建築

  成都周邊有很多古鎮,交通便利,離市區大都不超過兩個小時的距離。這些歷史悠久、風格各異的古鎮,是巴蜀鄉土文化最典型、最生動、最直觀的寫照。古鎮也許沒有你期待的那樣原生態,有些甚至需要睜大眼睛尋找古意,但四川的古鎮至少有兩個引以為傲的關鍵詞:安逸和美食。

  平樂古鎮

  川西版的“清明上河圖”

  平樂旅行貼士

  交通:旅游客運中心站(原新南門汽車站)每天都有直達平樂古鎮的班車,車程將近2個小時,也可在金沙車站坐車到邛崃,再轉車到平樂古鎮。

  住宿:清晨和傍晚的古鎮風情別樣,若不趕時間可在古鎮的客棧住一晚。

  美食:奶湯面、孫血旺、缽缽雞、竹筍燒雞、筍子蟲、玉米馍馍、野菜等。

  其他:逢公歷1、4、7是平樂鎮趕集的日子。

  平樂古稱“平落”,位於邛崃市西南18公裡處,距離成都90多公裡,卓文君和司馬相如演繹的經典愛情故事“鳳求凰”就誕生於邛崃。

  穿鎮而過的白沫江是古鎮的靈魂。這條溫柔清澈的河流可遠觀,也可近玩。河邊一排半躺式的竹椅,臨河品茶,閉目養神,若是夏天還能依流濯足。溪流清淺處,可挽起褲腳在河邊戲水、捉螃蟹。平樂鎮盛產竹子,鎮上有很多竹編出售,江上漂流的竹筏用的是本地出產的楠竹。竹筏設計成仿古的水榭式樣,泛舟江上,清風拂面,滿眼都是青幽幽的江水,郁郁蔥蔥的樹木,感覺自己就要融化在這片綠色中。

  橫跨河上的樂善橋算得上氣勢恢宏,古時平樂曾是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昔時滿載貨物的船只穿梭於橋下。這座建於清朝的七孔石橋,橋洞不是普遍的半圓形,采用桃形造型。因所用砂巖的緣故,橋體呈淡紅色,在兩岸的碧水綠樹、青瓦民居映襯下,端莊又明媚。

  河邊多古榕。興樂橋頭那棵遮天蔽日的古榕已有1500年的歷史,樹冠遮天,濃陰匝地,如此寶地不用說照例是一溜煙的竹椅茶座,靜默包容的古榕和它庇護下的市井生活,成就了平樂最經典的一景。

  河邊有幾條石板街,青石鋪就的小街古樸、雅致。臨街的吊腳樓上宅下店,青瓦黛牆,翹角飛檐,一色青瓦綿延二裡許,高低錯落,木格窗花,昭顯著時光打磨出的滄桑和厚重。兩旁臨街的鋪面看上去年代久遠,古舊的鐵匠鋪、剪刀鋪、裁縫鋪、老相館、造紙坊、草鞋店……鐘表店裡的東西都是有年頭的:兩個喇叭的大收錄機、戴黑框眼鏡的看店老伯、小時候用過的鬧鐘、黑底白字的對聯“針誠處世按時到位,鐘厚待人舉步朝前”,一時間仿佛時光倒流,一種久違的純樸撲面而來。

平樂生活黃龍溪

  偷得浮生半日閒

  黃龍溪旅行貼士

  交通:旅游客運中心站(原新南門汽車站)有車到黃龍溪,可當日返回成都。

  美食:黃辣丁、焦皮肘子、珍珠豆花、炸小魚小蝦、野菜等。

  其他:對那些要帶你去看大佛(新修的)、算命的人要果斷拒絕。

  黃龍溪位於成都雙流縣境內,府河和鹿溪河在此交匯,古諺雲:“黃龍渡青江,真龍內中藏。”黃龍溪由此得名。

  古鎮上彎曲的路面青石鋪就,鱗次栉比、錯落有致的仿古民居中不乏真正的老房子,這些木柱青瓦的吊檐老民居大多建於明末清初。鎮上還有幾棵樹齡在幾百年以上的黃桷樹(榕樹),枝繁葉茂,樹上結滿了人們祈福的紅布條。

  鎮江寺、潮音寺和古龍寺三座寺廟都位於黃龍溪的正街,形成一街三寺廟的格局。古龍寺的廟門上有一個工整、完好、建於清初的吊腳古戲台,是黃龍溪曾經眾多的古戲台中僅存的一個,台上擺放了籐椅茶桌,強大的休閒風吹得這裡也成了喝茶之處。

  游人們頭上戴的明艷的鮮花環是黃龍溪的獨特一景,遠遠望去,像是一條條花河流淌在古街舊巷。坐在小板凳上認真編花環的多是身著布衣的老婦人們,五顏六色的鮮花在青翠厥葉的襯托下更顯耀眼。有人給斑駁的老木柱掛上花環,給滄桑的老房子增添了幾抹生機。

  經過幾年的開發,黃龍溪的商業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倘若留心,還是不難發現喧囂中的寧靜和商業侵蝕背後的民俗風物。很多小店門前都成串地掛著玉米葉做包裝的葉包豆豉,打草鞋的老婆婆、編鳥籠的老伯沉浸其中,絲毫不理會眼前流動的風景,藍印花布的手工布藝小店,古色古香的竹編和木器,正在現磨豆漿的大石磨,琳琅滿目、花團錦簇的繡花鞋……這時你只需睜大發現美的眼睛。

  黃龍溪雖沒有驚艷的景色和壯闊的河川,也不適合純粹的仿古探幽,但它將休閒進行到底的精神卻是與成都一脈相承。路兩旁、溪水畔、竹林下,籐椅、竹凳浩浩蕩蕩鋪延開來,打牌的、搓麻的、擺龍門陣的、發呆的,蔚為壯觀。擇一處喜歡的位置坐下,叫個銅壺,泡上碗蓋碗茶,悠然品茗,閒情就這樣蕩漾開來。

黃龍溪的悠閒一景洛帶古鎮

  為吃而行

  洛帶旅行貼士

  交通:可在成都坐219路公交車或旅游客運中心(原新南門汽車站)坐車到洛帶,車程1小時左右,可當日返回成都。

  住宿:在洛帶找不到酒店,以旅館和客棧為主,價格也不貴,幾十元就能搞定。

  洛帶是離成都市區最近的古鎮。明末清初時期的移民運動和“湖廣填四川”的歷史使來自異鄉的客家人在這裡生了根,洛帶逐漸發展成為我國西部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小鎮。

  古鎮有四大會館: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和川北會館,建築風格各異。廣東會館又名“南華宮”,是洛帶鎮的標志性建築,會館中堂懸掛著這樣一副對聯:“叭葉子煙品西蜀土味,擺客家話溫中原古音”。擺龍門陣的“擺”和客家話連在一起,一個小細節就傳神地刻畫出外來的客家文化與當地的巴蜀文化和諧地相融,套用個流行的詞來說,是混搭。古鎮居民跟外省游客講普通話,跟本省游客講四川話,自己人則講客家話。如果你也是客家人,跟遇到的當地人擺一下客家話,可以感受一番別樣的親切。

  漫步古鎮,其實一眼就能看出路兩旁的建築已經翻新改造過。沿街鋪面的大吃小吃讓人應接不暇:天鵝蛋、金絲餅、艾蒿粑粑、香辣兔頭、九斗碗、香辣豆花、傷心涼粉、涼面、毛麻花、黃涼粉、油熏鵝和碗碗香等等。路邊小攤還有各種新鮮采摘的水果和野菜,帶著祭五髒廟的目的來洛帶,一定不會失望。

  傷心涼粉是洛帶最有人氣的小吃之一,坊間游客對“傷心”二字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解釋:涼粉太辣;隊伍排得太長;這家店品種太多而“內存”有限……來過之後也許你會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傷心版本。不嗜辣的人可以要一碗涼糕或開心冰粉,涼甜的口感能有效緩解辣的刺激。面對這些價廉物美的小吃,最傷心的還是肚量不夠啊。

洛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