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出游指南 麗江束河古鎮古樸自然
日期:2016/12/16 18:33:41   編輯:古代建築“生活就像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看那連綿的高山,串珠式的平壩,深切的峽谷,高海拔的冰川,每一樣都能滿足我們對旅行生活的想象。在此,生活家小編特地為想出游的你准備了生活家出游指南,邊玩邊享受探險的刺激,背起包去體驗在路上的感覺吧!
束河古鎮是至今麗江壩子保存完好的古驿站,進入束河古鎮,你可騎馬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這裡你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一個類似大研鎮古城四方街,聽說這裡在趕集的日子裡異常熱鬧,曾是麗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街面上的那些被人和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還能照見往日的繁華。廣場四周均為店鋪,古老的木板門面,暗紅色油漆。還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腳下斑駁的石坡路面,以及閒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樸自然本色。
地理概況
束河古鎮位於雲南麗江城北4公裡處,沿著寬廣的柏油馬路向玉龍雪山方向走,在路牌的指示下左轉,再前行2公裡,便可見到束河古鎮的建築,這就是被稱為清泉之鄉的束河,又名龍泉村。點擊理由
許多朋友只知道麗江和大研古城,其實束河比大研的歷史更久遠,保存得更“原汁原味”。它是納西族農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更是納西族從農耕文明走向商業文明的活標本。
自然景觀:★★★★★
束河依山傍水,古色古香的農居井井有條。束河有八景龍門望月、煙柳平橋、雪山倒映、夜市營火、斷碑敲音、魚水親人、石蓮夜讀、西山紅葉。
最漂亮的地方是青龍橋一帶,橋是石板鋪就的,也叫石板橋。橋下青龍河水咆哮而過,到了晚上仰面賞月,眺望橋邊昔日曬谷之處的龍門地,殘留的青稞架在黑色中聳立無聲,在這群木樁背後的斷牆隱約可見龍門客棧的標記———好一幅幽深的“龍門望月”。
束河的中心也叫四方街,大研古城的與此如出一轍,四周店鋪樹立,圍起廣場的面積約250平方米。
束河還有一個小四方街。與大研一樣,束河民居的布置大多是“家家見小橋,戶戶有流水”。也許是離玉龍雪山更近些吧,門前屋後流淌的溪水比大研的清純許多,一束束的水草在狹窄的小溪中半浮半沉、蕩漾躍動,惹人聯想,令人心醉。
往往讓人留連的是那些各具特色的酒吧和餐廳。拋開俗世煩事,享受斜陽拂照,敞開心扉讓和風輕撫,品一口醇厚的普洱茶,香留唇間。不經意間,樂韻悠揚的老情歌飄進你不羁的心。往事如煙,往事未必如煙。籐椅、木桌,老樹、鮮花,讓人慨歎今夕何夕……
人文景觀:★★★
束河是麗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古鎮引水入村與街市布局的重要案例,它也是“茶馬古道”的一個不可忽略的亮點。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曾經到過此地,他曾寫道“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即今束河之古稱)。”游人大可在此印證徐先生記載的景物是否依然花樣年華。
束河除了雪山流下的溪水外,還有一處水源是九鼎龍潭泉水。當年的龍門寺就建在泉上,當地的納西族詩人和志敏(1879-1959)是清朝的秀才,他曾寫下了一首詩《龍門寺眺望》山門寂寞帶秋寒,放眼猶觀獨倚欄。詩客迢遙千裡外,篆煙缥缈一爐檀。汀蘆繞水淺深自,楓樹含霜疏蜜丹。天地相連無障礙,澄心印證照澄潭。
此外,寺院旁邊還有個“三聖宮”樓閣,傳統的四合院模式,裡邊供奉的是皮匠祖師,那是束河人的驕傲,因為他們擁有“一根錐子走天下”的美譽。
資訊直通車
提醒:
1、在麗江可乘坐面的2元/人到束河,中巴需要5元/人。其實,騎自行車前往是個不錯的選擇,耗時約30分鐘。
2、束河古城內多種檔次的客棧都有,好的達到三星級標准,普通的價格一般在每晚50元至100元之間,像一坐一忘、星期八客棧等都比較有名。
購物:
◆新鎮在古鎮南面,依著水勢和老樹的格局延伸開發了一個很漂亮的仿古新鎮,專門用於酒吧、客棧、商鋪的開設。麗江古城很著名的小巴黎酒吧在束河有分店,有菲律賓樂隊駐唱。
◆皮革束河有“皮革之鄉”之稱。尋找一家傳統的皮革作坊買一些手工制作的牦牛皮包袋是不錯的選擇。
◆銀器麗江的雪花銀非常有名,銀手镯最受游客喜愛。當然還有像《一米陽光》裡的鈴當或者有納西文祝辭的牛骨掛件等等。
美食:
束河位於玉龍雪山南麓,美食自然不缺,虹鳟魚是常年不斷的雪水造就的,不可不試。值得推薦的還有束河涼粉,由特產豌豆制作而成———熱了涼吃,涼了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