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尖再現人類活動文化遺址 暫不能斷定年代(圖)
日期:2016/12/15 15:06:49   編輯:古代建築
普陀朱家尖的文化遺址還真不少。繼前不久在白山後沙洋海灘發現三只圍狀土坯遺址後,再次在海灘一側土坎層發現有人類活動的文化遺址。18日下午,省考古研究所專家趙晔及市文物辦、舟山博物館、普陀博物館有關人員一行,冒著酷暑來到現場。
那是一片高於海平面2米多的海邊土坎,土坎上面長滿了各種野草和灌木,土坎後面是一個村莊。土坎朝海一面的土層整體呈泥灰色。然而在距地面約1米多高處,卻夾雜著一層長達10多米的紅色陶質層,看上去有火燒器物的痕跡。舟山博物館副研究員胡連榮說,前幾天在這片文化遺址上發現了陶片、類似鼎足的器物。雖然還不能斷定具體的年代,但可以肯定這裡是一個古代人類活動過的遺址。省考古研究所專家趙晔表示,找到的器物還不夠多,下一步試掘文化層後,對各類信息再做進一步的確認。
趙晔是浙江省遺址考古方面的權威。他對不遠處海灘上疑似煮鹽的遺址很感興趣。之前,本市有關專家已在遺址長方形的土坯內試挖出了黑色炭灰。而據當地村民、今年56歲的孫光能反映,這裡原來有10多個這樣的遺址,在海灘上排成一排。今年83歲的村民張有富一直居住在白山海塘附近,據他推測,圍狀土坯遺址應該在海沙腳下,後來海沙內移,覆蓋了農田,待取沙後經幾十年海浪沖擊,這三個土坯在退潮後才慢慢顯露出來。依據他的說法,可見土坯早在沙灘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究竟存於何時,一時無法考證。在本市有關專家看來,這裡很可能就是煮鹽的爐灶遺址。
18日下午,趙晔看了現場,了解情況後也認為,這組遺址“很有意思,很有海島特色,煮鹽爐灶的可能性很大。”他還認為,圍狀長方形遺址內可能是煮鹽用的容器。不過,要最後確認遺址究竟是干什麼的,具體的年代是多少?則需要作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