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搖橹 逛古鎮:劉心武溱湖與船娘話紅樓
日期:2016/12/15 23:10:11   編輯:古代建築在濕地公園留影
4月26日是劉心武江蘇之行的第6天,他來到了慕名已久的溱潼。幾天下來簽售新書有點體力透支,很少暈車的他,到達溱潼時,一下車指著等候他的人群說,“我怎麼看你都是兩人影呀!”可是,當他坐上了搖橹船後,看見淳樸的船娘唱著揚州小調,一路的疲倦煙消雲散,他和船娘們說起了《紅樓夢》的那些故事。
溱湖大船會,心武心中蕩
“今年我從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中看到過溱潼會船節的報道,太震撼了。”站在遼闊的溱湖岸邊,劉心武十分感慨,他情不自禁地讓陪同他的兒子給他在湖邊的蘆葦蕩前拍照。這時溱湖風景區管委會主任劉志群指著湖面介紹說,每年清明這裡都要舉辦聲勢浩大的會船節。溱潼會船節,上千條船,上萬人劃,10萬人在岸邊看,節日要持續好幾天。
劉心武說他可以想象出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我閉上眼睛,兩耳仿佛聽到了船上傳來的震耳欲聾的鼓聲。”望著遠處湖心島,他很好奇,聽說要乘坐當地的搖橹船到對岸,他一陣驚喜,“太好了,我很久沒坐過了,居然這裡還保留著傳統的搖橹船?回想起來,那似乎是小時候的事了。”
這時候從湖對岸傳來陣陣船歌,劉心武問是誰唱的,導游告訴他是船娘。等搖橹船靠岸,剛才還要人攙扶的他,一個箭步就跨上了船頭。船娘不知道他是誰,看著周圍這麼多人圍攏著,心想肯定是哪位大領導。記者告訴船娘,他是作家,曾在電視上講過《紅樓夢》,說到這,幾位船娘想起來了,說看到過,“是的,很像。”旁邊一艘搖橹船上,一位先生看見了他,大聲呼叫起來:“是劉心武。”一個個掏出相機要拍照。
船娘唱小調,講述劉姥姥
劉心武對記者說,“你看船娘們多淳樸善良呀!與《紅樓夢》裡的劉姥姥有的一比。”船娘們一邊搖著橹,一邊聽劉老師說“紅樓”。“劉姥姥笑起來和她們可真像,你對她們好一點點,她們一定會用更多的情去回報你。劉姥姥就是這樣,王熙鳳對她好,她感激一輩子。在《劉心武續紅樓夢》中,劉姥姥的戲份很重。王熙鳳的女兒巧兒被王熙鳳的兄弟賣進了妓院,是劉姥姥領著賈雲和小紅把巧兒從妓院中解救出來,後來她把巧兒許配給了自己的外孫板兒。這些曹雪芹前八十回裡都有伏筆。”
船娘一個個聽得入迷,問劉心武有沒有聽過這裡的船歌,劉老師說當然沒有啦!三位船娘放開嗓子開心地唱起了當地流行的揚州小調“拔根蘆葦花”。聽完小調,劉老師站起來連連拍手,船娘也很興奮,一連唱了幾首。船娘告訴劉老師,溱湖裡不僅有蘆葦,還有香蒲、荸荠、四角菱、睡蓮等等,到了端午節,這裡的粽葉也是很有名的。溱湖的水產有簖蟹、甲魚、銀魚、青蝦、水禽、水蔬、螺貝、四喜,稱之為“八鮮”。有一種菜就叫“一網打盡”。
金剛割我靴,古鎮記心間
記者發現,劉老師此時在想著什麼,問他,他回答想起了林黛玉,“曹雪芹書中描述黛玉是乘船從揚州去的金陵。當然她乘坐的船要比我們這種搖橹船大多了。”
說到黛玉,記者問劉心武,續寫中黛玉的結局是沉湖而死,化仙而去,黛玉沉的湖在腦海裡是什麼樣子?他說那是大觀園的一個小湖,比眼前的湖肯定要小多了。“其實應該算是水塘,黛玉慢慢沿著湖坡緩緩地走入水中,一般人此時會沉底,而黛玉沒有,她的衣服和配飾分先後一件件飄上水面,最後升向天空。黛玉死的很有詩意的。”
在參觀溱潼古鎮時,劉心武被地面一塊青磚差點絆一跤。導游趕緊上前攙扶,笑著說,溱潼的青磚歷史上遠近聞名,南京、鎮江許多寺廟都選用溱潼的青磚,有“晴日賽金剛,雨天似黏膠”的說法,劉老師聽後也笑著回答:“金剛割我靴,古鎮記心間。”大家一陣大笑。來到古鎮的院士故居,劉心武被院子裡一棵茶花樹所驚,望著結滿花朵的茶花樹,半天沒說話。聽說這棵古茶是宋代末期的,有800多年樹齡,能開1萬朵花,他連稱奇跡,表示可與雲南古茶並聯姐妹花。
粉絲追著跑,槐樹結情緣
前年,劉心武曾經出版了一本《人在胡同第幾槐》,“槐”指的是他小時候在北京胡同裡居住的四合院中那棵老槐樹。巧的是,昨天,在院士故居大院的鄰院,有一棵千年古槐,劉心武站在樹下,思緒萬千。他告訴記者,和他記憶中的那棵老槐樹很像,只是他感覺記憶中的那棵比這棵還要粗大,“也許是小時候的記憶,看什麼都覺得很高大。”
老槐樹讓劉老師感慨萬千,而年輕粉絲則使他喜出望外。
正當劉老師在千年老槐下思索著什麼時,一位年輕小伙子急匆匆趕來,他說是劉老師鐵桿粉絲。自己名叫小進,上午從搜狐微博上看到劉心武在溱潼的消息,特地抱著一堆劉心武各個時期出的書籍從揚州趕來。劉老師忙請他坐在自己身旁。正好院子裡有一張石桌,劉老師耐心地為小進一本本地簽上名字,表示今後一有新作第一時間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