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86處文物古跡被列為第三批“市保”單位

86處文物古跡被列為第三批“市保”單位

日期:2016/12/14 12:07:44      編輯:古代建築
    記者從三門峽市文廣新局文物管理辦公室獲悉,市政府日前下發通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將小交口遺址等全市86處文物古跡列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86處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小交口遺址、侯村窯址等42處古遺址,關龍逄墓、戾太子塚2處古墓葬,靈山寺、洪巖寺等24處古建築,汾陽王置寺表、藥方石幢等5處石窟寺及石刻,三門峽黃河大壩、泉垴侵華日軍軍事據點等1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至此,全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14處。另外,我市還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8處。

    據了解,市政府相繼在1986年和2005年公布了兩批“市保”單位。2013年開始,市文廣新局本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歷時一年,開展了第三批“市保”單位的摸底、排查和申報審核工作,在我市3413處文物點和66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中,篩選了文化價值較高、保存相對較好、具有典型價值的文物古跡作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備選單位,最終確定了86處入選第三批“市保”單位。

    第三批“市保”單位覆蓋全市六個縣(市)、區,數量比此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總和還要多,同時在時間跨度上長達數千年,基本涵蓋了歷史的各個時期。

    “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市政府的有關要求,及時劃定並公布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設置統一的保護標志、說明和界標,建立記錄檔案,成立專門機構或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