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原汁原味底蘊深厚 行街表演助老街“華麗轉身”
日期:2016/12/15 21:26:04   編輯:古代建築 東方網2月2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蛇年新春前夕,中國文化部首次在全國征集“春節文化特色地區”。記者昨日從浦東新區文廣局獲悉,上海已將9個地區正式推薦給文化部。其中,浦東三林鎮的元宵節傳統民俗活動和新場鎮春節文化系列活動入選。它們是底蘊深厚原汁原味的古鎮,老街四通八達不要門票隨意參觀。
行街表演助老街“華麗轉身”
千年古鎮三林塘文化底蘊深厚,舊時元宵時節,三林老街沿街商鋪會舉行“龍騰獅躍”鬧元宵活動。如今,每逢元宵節,三林鎮都會組織慶典活動,有龍獅行街表演、社區龍獅展示等。
作為上海本地的一支著名舞龍舞獅隊,三林龍獅隊多次在國內國際等大賽中獲大獎。2010年,三林龍獅隊又以“浦東繞龍燈”為名,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目前,浦東共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37項,其中國家級7項,市級17項,區級13項,位居全市第一。許多民俗活動都在三林廟會上展示。”相關負責人說,三林老街眾多的店鋪中間摻雜著深宅大院、亭閣戲台。平日人煙稀少,但每逢節慶或廟會,借助“行街表演”,老街瞬間“華麗轉身”,花鼓戲、舞龍舞獅、蕩湖船、江南絲竹、雜技、氣功、踩高跷等節目,既勾起老人的記憶,又激發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激情。該區域集娛樂性、參與性、鄉土性等多種元素於一體的民俗活動,已經成為浦東地區最有特色的活動之一。
影片《色戒》帶熱新場古鎮
新場古鎮位於浦東西南部,被譽為上海最後一個原汁原味的古鎮。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精彩文化活動上演。
“早就聽說南匯新場古鎮,這次特地帶一家老小來看看,與我們家周邊的朱家角、練塘古鎮比較一下。”一位從青浦趕來的中年游客說,相比之下,新場占地面積都要大得多,不是那麼商業化,一路走來隨意和自然。
假如不是因為影片《色戒》曾在這裡取景,新場的游人會更少。記者了解到,百多年來,這塊鹽民曾經的聚集地一直不溫不火。而今年春節首次迎來小客車高速路免通行費,引發自駕游古鎮的小高潮。元宵佳節,新場古鎮小巷夾著青青的小河,河上每隔10多米就有一座小橋吸引了不少“長槍短炮”爭相留下江南水鄉風光。
《賣鹽茶》入選市非遺名錄
新場古鎮有別具一格的民間舞蹈“賣鹽茶”,從清代延至民國直到解放初,在整個浦東平原沿海一帶都十分風行。“賣鹽茶”在新場鎮的傳統廟會上常見的表現形式為:12至16個男女青年頭頂織花布,眼戴墨鏡,男扮女裝,肩挑一對紅漆杭州藍,扁擔兩頭翹,扎上彩紙花,扁擔上纏以紅綢或彩紙,扭著舞步,邊行街邊作隊形變化。有的“賣鹽茶”隊伍,為了增加情趣,在舞蹈隊的前面還增加若干丑角。許多民俗展示,不到傳統節日市民難得一見,更有保護與傳承的難題亟待解決。
“三林老街現在已設置了一個‘三林民俗館’,常年對外開放。僅在三林地區便有‘三寶’標布、崩瓜和醬菜,‘三特’老街、舞龍和聖堂廟會,‘三絕’刺繡、本幫菜和瓷刻。老上海幾經失傳的傳統行業:錢幣莊、典當行、老式茶樓、舊時酒鋪、繡莊等,都將一一在老街再現。”浦東新區文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賣鹽茶》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場、航頭等鎮紛紛制定五年保護計劃。
除了浦東的兩個地區,本次上海申報名單上還包括黃浦區豫園的新春民俗藝術燈會、闵行區莘莊公園的“梅鬧元宵”賞梅系列活動、寶山區羅店鎮的元宵彩燈年會、奉賢區莊行鎮莊行民俗文化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