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 江蘇13個古村入圍

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 江蘇13個古村入圍

日期:2016/12/15 16:27:18      編輯:古代建築
高淳漆橋村 

高淳漆橋村

 

 嚴家橋村

江寧前楊柳村 

江寧前楊柳村

10年間,中國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讓人痛心。“傳統村落的價值不比長城小。”專家說。

如何才能保住這些古村落?繼去年公布了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目前,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也正在公示中,公示時間8月14日截止。據介紹,這次公布的全國傳統村落一共有915個,江蘇共13個上榜,南京的前楊柳村、高淳的漆橋村,無錫的嚴家橋村等都榜上有名。比較遺憾的是,現代快報一直關注的鎮江最美古村落“葛村”,這次落榜。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榜上有名

13個入圍的

傳統村落

南京江寧區湖熟街道前楊柳村

南京高淳區漆橋鎮漆橋村

無錫錫山區羊尖鎮嚴家橋村

常州武進區前黃鎮南楊橋古街村

蘇州吳中區東山鎮三山島

蘇州吳中區東山鎮楊灣村

蘇州吳中區東山鎮翁巷村

蘇州吳中區金庭鎮東村

蘇州常熟市古裡鎮李市村

鎮江京口區姚橋鎮華山村

鎮江京口區姚橋鎮儒裡村

鎮江丹陽市延陵鎮九裡村

鎮江丹陽市延陵鎮柳茹村

高淳漆橋村

江寧前楊柳村嚴家橋村

已有2000多年歷史

一個單體建築,要流傳千年已經很不容易了。而高淳的漆橋村,卻已經延續了2000多年。在公示名單中,南京市高淳區漆橋鎮漆橋村就在其中。

在項目介紹中,專家們寫到漆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全部傳統建築占村莊總面積比例的33.4%。最為寶貴的是,這個古村還保留了一條老街,東、南、西三面環水,老街只有400多米,由於古人有“直不儲財”之說,老街帶著一定的弧度,平面布局類似蜈蚣。“漆橋老街上都是傳統古建築,它們依然保存了前店後宅的格局。踏入漆橋老街區,有一種時空穿越感,步步是景,讓人回味無窮。”

“以前,漆橋南北兩邊就像周莊一樣,有酒樓茶肆,古色古香的古董建築,但後來拆了。”高淳文保專家濮陽康京說。

江寧前楊柳村

環境正在整治中

南京市江寧區文化局的負責人說,正在公示中的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江寧區湖熟街道前楊柳村在其中。事實上,前楊柳村就是楊柳村古民居群,傳說曾經住著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裔,始建於明代萬歷七年(1579年),建成於清代乾嘉年間。 1982年被文物專家普查到,是南京迄今為止保留得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號稱南京的“大宅門”。

前楊柳村最有名的是各種磚雕和木雕,門頭的磚上雕有“雙鳳朝陽”“二龍戲珠”“鯉魚跳龍門”等;門窗上則是石榴、如意等。江寧區文化局負責人說,目前他們正按照傳統古村落的要求,在對前楊柳村進一步的環境整治中。“主體建築的修繕工作已經結束了,而且已經變成江寧區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了。現在,就是對周邊環境做進一步的整治,預計10月份可以結束,到時候,你再去看,會更美。”

嚴家橋村

錫劇從這裡起源

嚴家橋村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無錫著名的米碼頭、布碼頭、書碼頭和醫藥碼頭,是錫劇的發源地,也是明代著名文學家唐順之後裔居住地。“嚴家橋有江南河道的水鄉風光,南北貫穿4座橋頭,把兩岸4個街區連接在一起,街區的後面,有明清、民國時期的民居民宅,保存的古街道和古民宅,反映了這裡歷史上曾有的工商文化和多層次的歷史文化。”公示的名單項目介紹上說。

據介紹,嚴家橋至今保留著錫劇史上的幾個第一。現在已經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錫劇,最早就發源於嚴家橋一帶農村。錫劇由民間自娛自樂形式逐漸轉化為商業性演出,也是從嚴家橋發端。

目前嚴家橋正准備建造一個約500平方米的錫劇博物館,介紹嚴家橋的戲劇歷史,並設置小型戲台,讓錫劇在嚴家橋流傳下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