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龐大唐宋古村落驚現滄州(圖)

龐大唐宋古村落驚現滄州(圖)

日期:2016/12/15 16:25:54      編輯:古代建築

  已出土大批瓷片、陶片和一眼古井,仍在繼續發掘

    ■這裡曾是唐宋先民生活過的地方。

    “整個古村落很龐大,最終的發掘面積可能將達到1000至2000平方米。”日前肅寧縣梁村鎮北白寺村的一處舊時村莊遺址曝光,省、市文保專家組成的考古隊正在對遺址進行發掘。昨日在現場的肅寧縣文保所所長梁紀想告訴記者,目前已經發掘出不少唐宋時期人們使用的生活用品及陶瓷器碎片。考古發掘現場位於白寺村西北方向,原是村民們的耕地。梁紀想稱南水北調保滄干渠的一部分渠線正好在肅寧縣城北部,去年,河北展開這一水利工程的征遷核查工作,就發現了這處村莊遺址。“根據歷史記載,北白寺村大約是在明朝後期遷到現在位置的。那時候這裡已經沒有人煙了,原來村莊的人們可能是因為鬧瘟疫或者發洪水等原因搬走了。”梁紀想說,為了順利實施保滄干渠工程建設,又不破壞舊時文化遺跡,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研究所,對這裡進行發掘,“在之前的詳細調查中,我們發現這處村莊遺址的面積其實更廣,歷經時期可追溯到戰國和漢朝,實際上是一處歷史文化的延續,但是現在發掘的部分屬於唐宋時期。” 記者在現場看到13個考古工作中常見的正方格土坑。梁紀想介紹說,這種坑在考古工作中叫做“探方”。發掘工作開始時,他們先在現場西南角勘測出一個基准點,由此順序規劃出邊長4米的正方格,再請當地村民進行深挖。探方的深度則通過洛陽鏟(一種考古學工具,為一半圓柱形的鐵鏟)帶出的地下泥土進行判定。梁紀想說,這些探方數量最後將增加到80多個,涉及面積可達1000至2000平方米。

目前文保專家發掘出了不少唐宋時期的碎瓷片、陶片、瓦片以及鐵塊。在現場,記者就見到其中一些剛被發掘出的物品堆放在探方邊。而像這樣的碎片,梁紀想每天都要裝回去一大袋子。每天回到住處,梁紀想就和同事們一起對這些碎片分門別類,再進行拼接粘連。梁紀想說,這些物品如果拼接完整,再得到進一步修護、研究後,就可陳列在博物館中供人參觀,並將有助於了解當時社會的經濟狀況以及人們的生活狀態。此外,在其它探方內,文保工作者還分別發掘出了一口唐宋時期的水井,一片古人燒火用的土地等等。整個發掘工作還將持續兩個月的時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