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舊夢話今夕 古鎮阿干鎮
日期:2016/12/15 16:24:04   編輯:古代建築編者按: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一波,長年關注家鄉蘭州的歷史人文、地域風光和美食特產。多年來,用鏡頭和文字大量記錄著家鄉的點滴變化,“用心靈去尋找故鄉的蒼涼之美”。今天,她將帶您領略古鎮阿干鎮的風土人情,繁華舊夢落幕,今朝別樣風情——
今天的話題有一點沉重,我為大家介紹距離甘肅省會城市蘭州15公裡處的一個古鎮——阿干鎮。阿干鎮,曾經因煤炭的開采而輝煌了近百年,又因煤炭資源的枯竭而沒落了幾十年。近年來,阿干鎮在艱難的轉型過程中又重新崛起。新舊交替的古鎮,在保有著過去繁華舊夢的同時,又開啟了它新的生命旅程。
阿干鎮,始建於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明洪武年間(1268年—1398年)就開始開采煤炭,隨即制陶、冶鐵、鐵器加工業也相繼發展,阿干鎮成為當時繁華富庶、商賈雲集的小集鎮。從上世紀初起,蘭州市的工業用煤和民用燃料就由阿干鎮提供,阿干鎮的煤炭曾因質優價好而聞名全國。煤炭的大規模機械化開采始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探明的煤炭儲量為5700多萬噸,在近五十年的時間裡,共開采出原煤4278萬噸,累計為國家上繳利稅2.5億多元,直到2000年阿干鎮地區煤炭資源枯竭,阿干煤礦破產。
此後的阿干鎮,彷佛是一個被搾干了乳汁的干癟乳房,又老又舊,被遺忘在城市的角落。煤,在五十幾年的時間裡就被挖光了,在人們還沒有來得及設想離開煤將怎樣生存的時候,這一天就猝不及防地到來了。這個鎮子上的居民,一下子就從曾經的“富人”變成了“窮漢”。
阿干鎮的地下被挖空了,形成了沉陷性地質災害,許多房子搖搖欲墜,臨街沒有一家像樣的商店或是超市,沒有休閒娛樂的地方。窄窄的街道,一個拐彎的大上坡,就構成了阿干鎮的街景。阿干鎮是甘肅省境內資源枯竭型城鎮的典型代表。城市的轉型,成為一個沉重的話題。
然而近幾年,阿干鎮在被迫離開了“黑色產業”之後,為了生存慢慢地開始了轉變,人們在不經意間忽然驚喜地發現,阿干鎮正在以綠色的森林氧吧、清新的空氣和涼爽的夏天吸引著煩躁的都市人群,這裡高達70%的森林覆蓋率、以“三溝一街”(石佛溝、爛泥溝、將軍溝、古鎮風貌一條街)為主體的旅游路線,成為都市人一日游的好去處,特別是阿干鎮周邊1800米—3124米海拔的山巒,與蘭州興隆山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溝壑相連,是驢友們戶外登山徒步的最佳路線。一條“綠色產業帶”使阿干鎮獲得了重生。
2013年,一個老舊工業區的懷舊游和阿干鎮礦山公園呼之欲出。阿干鎮昔日的繁華舊夢雖不能重現,但這個資源枯竭型城鎮,終於在痛苦的轉型中展現出它美好、綠色蔥茏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