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聽車鈴兒響铛铛 年底坐電車游覽安仁古鎮

聽車鈴兒響铛铛 年底坐電車游覽安仁古鎮

日期:2016/12/16 17:53:47      編輯:古代建築
有軌電車線路及沿線主要旅游項目示意圖 制圖/阿沛
圖1
圖2

  西南第一條有軌電車今起在安仁古鎮施工,年底兩輛有軌電車試運營

  根據規劃,在有軌電車環線形成後,從成都、雙流、新津等方向進入的車輛將全部停放在景區配套的大型停車場內,環線內約130萬平方米的核心景區內將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通行,而輔助的交通工具將是極具民國特色的黃包車、馬車,甚至包括滑竿等。那時的安仁景區將為我們還原一個原汁原味的、活著的老街區。

  滾圓的木質車身、晃悠悠的節奏、以及那“铛——铛——铛”的悠揚車鈴……無不讓人回想起電影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車形象。5個月後,這樣的車鈴聲將在距離成都41公裡的安仁古鎮響起。

  作為西南第一條有軌電車項目,今天將正式在安仁古鎮打圍施工,一期1.8公裡的線路在今年年底就將完成建設並投入試運行。屆時,獨具風情的有軌電車將串聯起安仁老街及分散在古鎮上的劉氏莊園、公館群落及原樣重現的民國電影街區等。

  一期六站點年底通車試運行

  “安仁的各處景點比較分散,長期存在有景點無景區的情況,所以選擇什麼樣的交通方式來改變這一現狀,是我們一直考慮的問題。”安仁文博旅游發展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主任牟俊輝說,安仁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築多建於清末民初時期,興盛於民國時期,建築風格中西結合,自成體系。在交通工具上,自1908年始進入中國的有軌電車就成了與安仁建築風格、歷史定位和人文內涵最契合的不二選擇。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川西壩子上的第一條公路、第一輛福特轎車,第一座鋼結構房屋(老安仁中學,即當年的文彩中學內大禮堂)等都集中出現在這座安仁古鎮,所以連巴蜀民俗文化專家袁庭棟先生也由衷地贊歎道,“安仁是四川從傳統農業經濟向近現代化轉移的試驗區”。那個時代也成為千年古鎮安仁最輝煌的歷史時段。

  根據西南交通大學負責完成的規劃設計,安仁有軌電車項目將分為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計劃於今年年底建成通車,總長1.8公裡,設6處乘車點,將把安仁游客中心、民國電影風情區、民國風情老街、劉湘公館、劉文輝公館、地主莊園博物館等串聯成線。目前,關於有軌電車的征地拆遷已經全部完成,施工單位今天就將正式進場打圍施工。

  先期運行兩輛時速最快20公裡

  “在今年年底一期項目完成後,我們將先期運行兩輛有軌電車。”據負責有軌電車運營策劃的成都安仁文博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有軌電車的車輛外型和顏

  色都將完全按照民國時期的樣式做舊設計,其最大的特點是環保無污染、噪音低,完全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車身主要材料是經過阻燃處理的木料。車長9.7米、寬2.2米、車身內部高2.2米,將有34個座位,最大載客量可達到90人。

  據了解,有軌電車的車速最高不超過20公裡/每小時。據此測算,加上各個站點停留、上下游客時間,一期單程線路用時約需20分鐘,每天可運載游客約2000余人。該負責人講,軌道鋪設及配套工程建設將由中鐵二局負責施工,而車輛則在沈陽量身定制。

  目前,沈陽方面已經設計出兩種車輛方案供選擇,一種車輛比較方正,墨綠的樣式酷似火車車廂(如圖1);一種則采用跑道式的橢圓設計,兩頭飽滿圓潤,顯得內部空間更寬大(如圖2)。

  “現在我們更傾向於第二種設計方案,不過車身顏色、外觀等細節將會做進一步修改。在定制階段,也歡迎廣大游客能夠提出更好的方案。”該負責人講,這樣的電車不僅環保,而且兼具觀賞性,今後將成為安仁核心景區主要交通工具。

  景點大串聯活著的老街區

  “等二期4公裡軌道建設全部完成後,有軌電車線路將形成一個環線,貫穿劉氏莊園、博物館島、建川博物館聚落、莊園新天地、文博產業園、田園林盤等核心項目,構成一個完整的獨具風情的景觀旅游線路。屆時,游客乘坐有軌電車游覽安仁,游覽中國博物館小鎮,穿越的就不僅僅是那一棟棟風韻獨特的建築,更是穿越時空,品味歷史。”該負責人為我們描繪著未來的構想。

  根據規劃,在有軌電車環線形成後,從成都、雙流、新津等方向進入的車輛將全部停放在景區配套的大型停車場內,環線內約130萬平方米的核心景區內將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通行,而輔助的交通工具將是極具懷舊特色的黃包車、馬車,甚至包括滑竿等。那時的安仁景區將為我們還原一個原汁原味的、活著的老街區。

  記者鄧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