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石山孜遺址

石山孜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5:03      編輯:古代建築

安徽淮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石山孜遺址位於濉溪縣城東南75公裡的平山鄉石山孜村北面(東經116"83.3',北緯33"6.5'),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緊傍石山西北,地勢略高於四周,由於歷年黃河泛濫,表面覆蓋沙土層厚約1米。遺址南北長100米,東西寬160米,文化層厚約2米。普查中發現文化層和紅燒土,手制陶紡輪,大量錐形鼎足及陶片。其中鼎足最長者為11.8厘米,直徑4.3厘米。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進行重點調查。1987年會同淮北市、濉溪縣文物部門進行了首次試掘。開探方4個,揭露面積100平方米,除出土大量陶片、器足外,還出土了陶拍、陶餅、陶質器座、器底、器耳、器把、石斧、石折、石器坯料、角椎、角叉、蚌刀、骨質靴形器等。可辨別的陶器有缽、鼎、罐、盒、杯、盅等,其中有一完整炊器。陶質多為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紅皮陶,少量黑陶及寬帶紋彩陶,陶器紋飾多為附加堆紋(用泥系盤貼法),其次為劃紋、戳紋、刺點紋、手掐紋、凹弦紋、指甲紋等。陶器最顯著特點為手制,器形不規整,器壁較厚、較粗糙,甚至當時制作時留下的手紋尚清晰可辨。該遺址文化層厚,面積大,時代早,內涵較為豐富,受中原和長江流域諸文化因素影響較小,有其自身顯著特點;或可代表淮北地區一種新的文化類型。文化性質將有待進一步發掘考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