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樂宮發現規模最大建築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3:36   編輯:古代建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繼2002—2004年分別對長樂宮二號、四號和五號建築遺址進行發掘後,2005年10—12月又對長樂宮六號建築遺址進行了部分發掘,鑽探發掘表明,6號建築遺址是迄今鑽探到的長樂宮內規模最大的一座建築遺址,部分發掘發現了最為完美的排水系統。結合前面的發掘鑽探,漢長安城長樂宮的總體布局已初步展現在人們面前,其大氣恢弘、精致有序的建築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大漢時期高貴奢華的皇宮生活全景圖。
長樂宮6號建築遺址位於長樂宮的西北部,今西安市未央區漢城街道辦事處羅家寨村北。北距4號建築遺址約30米;東距5號建築遺址即凌室遺址約50米,中心是一個大型夯土台基,鑽探東西長約160米,現存南北寬約50余米,台基的南部被民居占壓。
據漢長安城工作隊隊長劉振東介紹,這次他們發掘的是台基以北的東半部分,發掘區東西72米,南北32米,清理出的遺跡有夯土台基的北邊沿和東邊沿,台基北側、東側的廊道、散水以及台基以北的附屬建築、給排水設施和院牆等。在緊貼台基北邊沿發現了一條東西向半地下通道,通道鋪有地磚,在一個斜坡通道處鋪的是精致的花紋磚。
發掘區西部有一組三室的半地下房子和分割的4個庭院,東部是一組夯土圍成的庭院,庭院靠西北角有一眼深8米保存基本完好的水井,東邊的夯土一直延續到北面30米處的4號遺址,可以想到,夯土上當初是房屋或走廊。
特別需要一提的是在台基北發現了一組完整的排水設施,這組排水設施由兩座沉澱池和數段圓形或五角形排水管道組成,兩個沉澱池分別位於西部的兩個庭院中,有管道相通,進出水管道高低計算精准,從房頂下來的雨水先匯入庭院中的沉澱池中,待雜物沉澱後,清水最後通過壓在半地下通道下面的雙排水管排到建築之外,這樣就能保證排水管道不被堵塞,只需定時清理沉澱池就可以了。
長樂宮是西漢時期皇太後居住生活的地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考古勘探和發掘,可以確定6號遺址附近應是長樂宮的中心宮殿區,而規模宏大的6號建築遺址極有可能是長樂宮最主要的建築——前殿,也就是皇太後處理政務、接受朝拜、舉行大典的場所。
6號遺址有夯土直接通到呈南北一線分布的4號遺址,而原先報道過的4號遺址疑似皇太後的居室,同時,六號建築遺址東邊不遠處是五號建築遺址即凌室遺址,是長樂宮中藏冰的地方,與5號遺址對稱的6號遺址西邊也曾發現有建築遺址,這樣,以6號遺址為中心,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長樂宮建築體系,向人們展示了一幅西漢皇宮生活的全景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