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揚州宋大城北門水門遺址

揚州宋大城北門水門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2:13      編輯:古代建築
2003年春揚州市擴建改造漕河路西段之際,在玉帶河和漕河交匯口的東南隅,發現了由大型石條砌築而成的古代遺址,揚州市文物考古隊隨即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試掘,明確了該遺址主要是宋大城北門和北門水門的遺存。2004年3月到5月,以玉帶河的疏浚工程為契機,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南京博物院、揚州市文物局組成的江蘇揚州唐城考古隊對北門水門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揭露出了水門北段的東西石壁、東壁滑槽、門道、擺手、局部駁岸以及河床中的木樁、木板、擗石等遺跡,並出土了唐~元的瓷器、鐵器、銅鏡、銅錢、銘文磚、玻璃器殘件等大量遺物。


  通過此次發掘,明確了該遺址中的夯土城牆是從五代一直沿用到元代的城牆,河道穿過城牆處有石壁和滑槽、護岸木樁和地釘以及有可能是門道券頂倒塌的堆積,出城牆後兩岸有擺手、駁岸等設施,初步判明了宋大城北門水門遺址的總體形制布局及其保存狀況。從目前的發掘結果來看,北門水門的始建年代不早於五代,廢棄於元代,門洞券頂可能倒塌於明代。從水門與宋大城北門甕城遺跡相關的地層關系、水門的建築技術以及用磚尺寸、砌磚技法、砌石砌磚使用石灰膏粘合等特點來看,可以認為目前揭露出來的水門遺址,可能是南宋時期的遺存。


  宋大城北門水門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文獻中關於宋大城有水門的記載,並詳細诠釋了《營造法式》中的有關記述。此次發掘揭示出來的水門結構完整、保存狀態良好,與宋大城北門和北門甕城一起,共同構成了宋元時期控制揚州城北部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該遺址的發掘,對完整地揭示宋大城的內涵有著重要的意義,為研究宋元時期揚州城的水路交通和歷史面貌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對研究揚州城的歷史文化和全面復原古城的面貌等工作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