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最窄胡同重現最早金融街

最窄胡同重現最早金融街

日期:2016/12/14 21:13:03      編輯:古代建築
      北京城最窄的胡同、中國最早的“金融街”在哪兒?很多老北京人回答時都會很含糊。因為“門臉”太小,游客走在大柵欄商業街西側的珠寶市街上,稍微一錯眼珠,或是哪位商戶擋住了胡同口,路西的這條錢市胡同十有八九會被漏過去。

  昨日,市旅游委有關負責人透露,根據初步規劃,這條聚集了清代多家銀號及官辦“錢市”的胡同,未來將被改造為前門大柵欄地區的又一重要旅游景區,恢復“中國最早金融街”的風貌,胡同兩側房屋將復建煉造、鑄造錢幣的鍋爐、設備、工具,結合雕塑小品重現當時的繁華。

  最窄胡同實為防盜設計

  據清朝《朝市叢載》記載:“銀錢市,在前門外珠寶市中間路西小胡同。”錢市胡同全長55米,平均寬度僅有70厘米,最窄處僅40厘米。

  錢市胡同裡有9組中、西建築群,最早成形於清朝光緒年間,距今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錢市”的形成與“爐行”有關,當時,錢市胡同兩側都是政府特批能從事貴金屬熔鑄的作坊,這個行當被稱為“爐行”。

  在清末幣制“廢兩改元”之前,京城的錢莊、糧棧及各行各業較大的商號每天早上開張前都要派人到錢市參加交易——將銀兩換成制錢(銅錢),或將制錢換成銀兩,於是,錢市就變成了當時的重要金融市場。民國時期,“爐行”失去了政府授予的特許經營權,加上幣制改革,市場對貴重金屬熔鑄的需求萎縮,致使“爐行”改建成銀號鋪房。

  至此,這裡形成了中國現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

  錢市胡同所在的珠寶市街是清代“爐行”最集中的地段。胡同北側四組建築是獨立式房屋,包括建有地下室的二層和三層樓房,開成銀號;胡同南側有四組三合院和一間鋪面,每組三合院占地80平方米。所謂“三合院”,就是院裡只有院門正對的南房和東西廂房,沒有北房。

  這條胡同為什麼要建得這麼窄?

  當下兩種說法比較盛行,一說是由於胡同兩側的銀號無節制地擴建各自建築,侵占公共通道,使胡同越來越窄;另一說顯然更令人信服,這條最窄胡同是有意為之。走在這條胡同裡,倆人想面對面錯個身都不容易,即使強盜在此得手,提溜著大包銀兩,逃跑時會在胡同裡碰壁,准保插翅難飛。

  游客慕名追尋煉銀爐原址

  百年後的今天,游客走在“抬頭一線天”的錢市胡同裡,仍可以覓得當年的繁華。

  用繁體字書寫的萬豐銀號、恆德銀號牌匾,盡管已是斑駁不堪,卻依然嵌在院門之上;“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時春”,錢市胡同2號院的門板上,中國金融業亘古不變的“願景”依稀可見,可惜的是,門牌上方見證了“京師商務會”的銘牌,已在5年前的一天夜裡不翼而飛。

  4號院烏黑的老院門上,已經看不清對聯。好在院子裡的老窗戶和窗格保存完好,窗格上雕刻的蘭花圖案巧奪天工。

  “錢市胡同裡的好東西可遠不止這些。”在這兒住了20多年的“老北京”張玉和,指著胡同西頭約4米高的一個大屋頂(罩棚)說:“那底下,就是咱家。”

  胡同西頭的7號院裡有南、北兩排平房,中間天井升高,上加這座木質的“五撰懸山式”屋頂,兩側升天窗,俨然是當代金融交易大廳的雛形。張玉和跟他老伴住的一間10幾平方米的平房,就是煉銀爐所在的“穴位”。搭建煉銀爐講究“金三銀四”,一排六間北房中,從西頭數第三間,從東頭數第四間,就是聚斂財氣的“穴位”。

  屋裡的煉銀爐早就成了過去時,可張玉和家的屋子中央,至今仍保留著煉銀爐煙囪出入房間必需的天窗,防止有人從房頂進屋的格柵也保留了下來。張玉和說,他家這幾年已經接待過不少游客,都是奔著煉銀爐的“財氣”之說,慕名而來。

  鮮為人知的是,在院西牆和西數頭一間北房之間,原本還留有一個只能容納一人出入的後門,專供前來提款的“大客戶”使用。“那頭一間北房,其實就是門房,看門人全天盯著後門,許出不許進。” 張玉和說。

  胡同三年內恢復最早格局

  “兩年前就聽街道社區說,政府部門有意把這裡作為試點,對文物進行更好地修繕、保護,我舉雙手贊成。”張玉和說著,摩挲著院門口的磚牆,“就拿‘磨磚對縫’這個老手藝來說,如今市面上的房子裡,輕易可是看不到了。”

  “磨磚對縫”的牆壁上,每塊青磚之間都貼合得嚴絲合縫,連接縫的寬度不過兩三毫米,因為沒有使用傳統的泥漿接縫,而是用了高黏度的米湯。“金融街”裡的房子既氣派,又堅固。

  目前,錢市胡同裡約有40戶人家,但像張玉和這樣的“土著”居民鳳毛麟角。很多房子都被租給了在大柵欄地區做買賣的商戶居住。整條胡同在2009年大規模整修後,戶戶接通了上下水,用上了“一戶一表”。

  “錢市胡同能起到的作用應該遠不止此。”市旅游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市19個旅游休閒功能區規劃之一,“前門-大柵欄文化商業旅游體驗區”將以展示前門歷史文化、宣南文化、會館文化、綜合演藝、特色美食、老字號體驗為特色,恢復老字號生存土壤,激活前門大街、大柵欄老字號商業街等重點街區,並培育一批類似錢市胡同的新招牌。

  不出三年,錢市胡同會恢復為最早的格局,被打造為前門大柵欄地區又一重要旅游景區。胡同兩側房屋修建煉造、鑄造鉛筆的鍋爐、設備、工具,結合雕塑小品再現當時的情形,交易大廳則會變身為錢幣交易售賣的店鋪,集展覽展示、收藏、禮品、宣傳於一體,吸引八方來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