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浙江前童古鎮民俗嘉年華 元宵行會引來10余萬游客

浙江前童古鎮民俗嘉年華 元宵行會引來10余萬游客

日期:2016/12/15 21:26:00      編輯:古代建築
[提要]  “自明代以來,前童元宵行會代代相傳,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童文斌說:“而這其中最富特色的就是鼓亭和抬閣。”  行會隊伍中那一扛扛風格各異的鼓亭、抬閣、秋千,張燈結彩,紛紛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成為了人們注目的中心。

浙江前童古鎮民俗“嘉年華”元宵行會引來10余萬游客

前童古鎮元宵行會

前童古鎮元宵行會

  中新網寧波2月24日電 (何蔣勇 嚴潔)大街小巷裡,一只只大紅燈籠點綴其間,一個個攤點擺滿街巷兩旁,18扛風格特異的鼓亭抬閣從各個方向陸續匯聚到鼓亭館前的操場上,在鞭炮聲和鑼鼓聲中,在眾人的簇擁下開始繞村游行……23日(正月十四)、24日(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行會在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前童古鎮上演。據初步統計,兩天時間內,該民俗活動吸引了10余萬游客參與。

  在前童過元宵節,重頭戲自然就是前童行會了,這是素有“鼓亭之鄉”美譽的前童獨特的民俗“嘉年華”。據前童村總支書記童文斌介紹,每年農歷正月十四、十五兩天,前童古鎮內鳴群鑼、抬鼓亭、舞龍燈、轉秋千、駛船燈、放铳花等一系列行會內容,是歡慶農業豐收、五谷豐登,是對前童祖先、水利功臣童濠率眾開渠造砩、引水灌溉的紀念和頌揚,也是前童向各地游客展現的傳統文化魅力。

  “自明代以來,前童元宵行會代代相傳,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童文斌說:“而這其中最富特色的就是鼓亭和抬閣。”

  行會隊伍中那一扛扛風格各異的鼓亭、抬閣、秋千,張燈結彩,紛紛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成為了人們注目的中心。看那鼓亭,一層層精雕細刻,披紅掛綠彰顯節日喜慶;一座座抬閣,就是一個個活動的舞台,男女娃娃裝扮成戲曲人物如穆桂英、楊宗保等,披掛上陣,煞是好看;在秋千上,孩子們一蹬一踹,秋千就上下滾動不停,引來無數人群觀看。

  早在行會游行開始前,四面八方湧來的村民和游客早已“占據”最佳位置,架好了“長槍短炮”。不論是古鎮入口處的十字路邊,還是鹿山山下到山頂,亦或是農家小院的門口、屋頂平台都密密麻麻聚集著前來觀看的人群。

  “噼裡啪啦・・・”23日下午1時整,隨著一陣鞭炮聲響起,人們翹首以盼的前童元宵行會終於正式開始了。幾十位身著節日服裝的老人敲響了銅鑼,走在隊伍前面,接著一條布龍一路舞將過來,緊隨其後的是流光溢彩的鼓亭、抬閣、秋千,腰鼓隊、樂隊緊隨其中,平添幾分節日的歡樂氣氛。

  舞翩跹、樂堯天,鼓亭抬閣蕩秋千。一路上,鞭炮齊鳴,鼓樂相隨,人聲鼎沸。不少游客跟隨行會隊伍穿過卵石小巷,邁過田間地頭,只為近距離體驗民俗,用鏡頭記錄前童行會的“最美瞬間”。隊伍所到之處,沿路的居民都會擺出紅棗、桂圓、木耳湯、橘子等,讓參加行會的鄉親和游人品嘗。

  “這是我第一次來前童,前兩天聽朋友提起前童古鎮這個地方,說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樸風情,就想過來看一看。恰逢前童要舉辦元宵行會,我們立即買了票趕過來。”來自上海的章先生看到行會後感慨頗深:“這元宵行會蠻有特色,以前還沒見過規模如此大的民俗表演,這次還真沒白來。”

  夜幕降臨,這樣的狂歡還在繼續。登高望去,俨然是一片燈的海洋,十分壯觀。燈海周圍,是重重人海,他們流連於這份熱鬧歡樂,一張張笑臉與漫天綻放的煙花、五彩斑斓的燈火交相輝映,成為元宵節這天前童最動人的風景。(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