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家溝位於
陝西省
榆林市吳堡中西部,是一條古驿道。早在明代初期,這裡就有集市貿易活動。大清光緒年間,
吳堡第一家當鋪就設在這裡,店鋪和商號鱗次栉比。民國二十年前後,有“同心昌”“三義長”等較大商號十多家,曾是吸引晉、陝、蒙各地商賈雲集的古老集鎮。數百年來,雖幾經改朝換代,但古老的集市貿易形式始終延續了下來。
古鎮集市絕對算得上古鎮上的一大風景線。古鎮集市設在小溪的邊上,是一條古老而狹長的街道,青石鋪面,商鋪林立。每月逢三逢七的集日裡,方圓幾十裡開外的莊稼人、商人,還有
綏德、
米脂、山西、
內蒙古的,都像潮水一樣湧向這裡來趕集、交易、買賣、聚會。整個集市人潮湧動,熱鬧非凡,卻雜而不亂。街道的最東頭是修鞋的,街道兩旁則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日常百貨,有布匹、衣服、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用品,中間是熙熙攘攘的人潮,你來我往、接踵摩肩,並不時停下腳步,摸摸這件衣服,瞅瞅那件商品,看看質地,問問價錢,遇見熟人更要熱情地打個招呼;橋面上是賣茶飯的,有涼皮、碗托,有豬頭、豬肝、豬心肉;橋頭兩邊的兩個簡易房子裡是打餅子的,空氣中飄來的盡是香噴噴的燒餅味道;最熱鬧的還屬街道西頭小溪邊上的牲口市,牛、羊、馬、驢都在那裡等著買主的到來,挑一個台階站上去觀看一下這些動物,有的悠閒,有的急躁。再聽聽它們的叫聲,有的高興,有的悲哀,高興的大概是動物遇到了一個更好的主人,悲哀的估計是擔心新主人對自己如何呢?買賣牲口的,捏捏羊的脖子,看看羊絨的質量,抱起羊來看看輕重,你一言他一語地在那裡叫嚷著,時不時地雙方撩起衣襟兩只手在下面捏碼子,搞價錢,討價還價,最終掏錢成交。而年輕小伙子們對這趕集已經失去了興致,他們是借這趕集的機會看在集市上能否遇見自己的意中人。
古鎮的戲台子,也是獨有一番風味。在古鎮的中央,有一座寺廟,寺廟下面是戲台,到了年節時分,村人自發組織請山西的名晉劇團唱一台戲,戲裡的文武生旦,上演著一部部老劇,悠揚動聽的晉劇腔調被高音喇叭擴散開來,在山梁上、在小河中,久久地回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