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四川省“六朵金花之一”

四川省“六朵金花之一”

日期:2016/12/14 10:07:13      編輯:古建築保護
    安仁鎮地處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41公裡,雙流國際機場38公裡,大邑縣城8公裡,是國家重點鎮;是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四川省“六朵金花之一”——劉氏莊園所在地;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十大旅游古鎮和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被省、市列為重點扶持的小城鎮,現正申報歷史文化名鎮。全鎮轄16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幅員面積56.9平方公裡,總人口5.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萬人。
    安仁鎮歷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縣(早於大邑建縣50周年),隸屬於劍南道邛州,據《太平寰宇記》載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當時的縣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鎮,因古為“安仁”縣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縣建置撤銷,其區域劃歸大邑縣。解放前安仁有“三軍九旅十八團”之稱,相繼湧現出了劉文輝、劉湘等軍政要員。
    目前在安仁有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及莊園住宅古建築群面積約30萬平方米;有保存民清時期的劉氏莊園群、劉湘公館等古公館27座;有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等三條古街;小洋樓(原公益協進社址)、安仁中學(原文彩中學)、鐘樓,古文化氛圍及旅游優勢突出。
    為了進一步挖掘安仁古鎮的歷史文化底蘊,結合劉氏莊園及周邊民俗民居建築群和安仁古鎮,大邑縣政府和我鎮在2003年引進了成都建川房屋開發有限公司、成都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打造安仁文化產業園。第一期將建造一個占地500畝的高標准的以博物館為主題的博物館聚落。主要建設抗戰文物陳列館和文革藝術品陳列館,另外,還組合著二十個中小型的民間博物館,而這些博物館又被川西休閒、川西人家、川西飲食、川西客棧、川西民俗表演等環繞包圍。目前建川公司邀請了國內外20多名著名的建築師,對博物館分館進行了設計,20個博物館單體建築方案已完成,現正在進行單體施工圖設計,3月底將進場進行單體建築的施工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博物館聚落在2005年12月基本完成,2005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這個以博物館為主題的博物館聚落是安仁鎮文化旅游產業的新龍頭項目。安仁鎮獨特的旅游資源,濃厚的文化底蘊,引起省、市、縣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03年以來,先後有省委書記張學忠、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春城、省委常委甘道明、市政協主度駱隆森等省市領導多次到安仁視察工作和現場辦公。安仁鎮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產業頗具規模,安仁鎮的旅游資源分為兩大板塊。一是開發較早具有相當知名度的劉氏莊園(包括大型泥塑《收租院》),景點主要分布在劉文彩公館和劉文輝公館。劉氏莊園以其獨特的歷史內涵以及其建築本身對中國高超的民間工匠藝術的充分體現而享譽海內外,是國際旅游組織認定的四川旅游發展“六朵金花”之一,在《四川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中被列為重點開發的旅游資源,被國家列為4A級旅游區,並成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劉氏莊園門票收入410萬元,旅游綜合收入約1200萬元。二是鎮內現保存完好的十余座公館群和安仁鎮特有的古街、古道、古巷和古建築。
    三條古街(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古樓、古塔和安仁中學(原文彩中學)保存完好,能夠很好地體現民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和文化特色,同時把川西民居風格與歐式建築風格巧妙地融為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築風格,這一切現已逐漸對外開放。
    安仁古鎮魅力
    安仁古鎮,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始建於唐朝,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築多建於清末民初時期,風格中西式樣結合,莊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鎮特殊的建築風貌,號稱“川西建築文化精品。
    古鎮的魅力,就在於它積澱了厚重的民俗歷史文化底蘊。如何依托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旅游產業?如何永葆安仁古鎮的魅力?當地黨委政府用行動給了我們答案。
    形式 小場鎮變“川西周莊”
    政府措施:充分利用流經古鎮的斜江河和桤木河,打造成“東有流水西有道,南有江河北有山”及“雙河抱城”的水鄉格局.
    建川博物館聚落坐落於大邑縣安仁古鎮,在記憶中第一次結識古鎮安仁是在1999年的秋天,送一個大學畢業的朋友到安仁中學當老師。與許多川西壩子鄉下小場鎮一樣,除了零亂的集市外就是一些大片大片的農居房子,除了知道那裡出了個“聞名”全國的典型大地主——劉文彩外,看不出與其他川西場鎮有什麼異樣,那時更沒有聞名全國的民間最大的建川博物館聚落。兩年後,古鎮面容到底變化如何?
    成溫邛高速路上,車子一路狂飙。遠處一座座村莊掩映在白茫茫的晨霧裡,就像一幅由畫家刻意潑墨的水彩畫。已經深秋了,美麗的川西壩子依舊像一位打扮入時的時尚女子。當走進這個掩映在蒼松翠竹下的古鎮時,立刻會被眼前古鎮古色古香的古典神韻所震懾,原來這個當年“聞名”中外的古鎮,經過幾年的發展已今非昔比,古鎮上建起了一排排富有川西民俗格調的民居,曾經破爛古樸的民居已被修整一新,丈高三層,青磚灰瓦白縫,上面雕刻著富有川西民俗的花格窗子,安仁中學更是變得古色古香,洋溢著中國古典建築古樸的美。
    順著蜿蜒小河,穿過青青垂柳林,踏著青石小徑,走上小木橋憑欄遠眺,躺在河邊青幽的草地上,享受秋陽的煦暖。“一曲清流繞古鎮,千竿翠竹隱新村”,安仁古鎮農民新村旁流淌著清清的河水,岸邊綠草茵茵,翠竹挺拔,上書“古鎮新村”、“仁者安仁”的嶙峋怪石引人注目。這幾年來,當地黨委政府在推進“三個集中”“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流經古鎮的斜江河和桤木河,打造成“東有流水西有道,南有江河北有山”及“雙河抱城”的水鄉格局。“水鄉安仁”、“川西周莊”,使游客一到安仁,就感受到濃濃的水文化氣息,為這座古鎮增添了不少的靈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