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兩岸專家攜手保護泉州紅磚古建築

兩岸專家攜手保護泉州紅磚古建築

日期:2016/12/14 10:03:36      編輯:古建築保護

\
 

  近日,閩台紅磚古厝保護學術研討會在泉州市石獅市博物館舉行,此次研討會作為第六屆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的重頭活動之一備受矚目。會議吸引了數十名兩岸專家學者針對閩台紅磚古建築展開學術研討,挖掘閩台特有文化根源,攜手保護閩台紅磚古建築群。

  紅磚古厝是中國四大古民居之一,泉州市至今仍保留著大量明清時代的紅磚古厝,它是兩岸同胞文化交流的印記,是展現閩台地方風土人情的所在,也是凝聚海峽兩岸親緣關系的歷史建築。目前,閩系紅磚建築捆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已經啟動,在研討會上,兩岸專家學者還就如何延續古厝文化脈絡,妥善保護文化古跡展開探討。

  “鹿港也有‘泉州街’和‘永寧街’,那裡的建築跟泉州幾乎一樣,所以我來到石獅感覺很親切。”台灣彰化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鹿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陳仕賢說,閩台兩地紅磚建築非常有特色,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在研討會上,他以鹿港龍山寺修護為例,介紹鹿港古鎮古建築的保護經驗,探討福建移民對台灣建築文化的影響,為閩南紅磚古建築保護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葉鈞培從金門傳統閩南式建築元素、建築外形、維護及再利用等角度,著重介紹了金門古建築保護與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動。我市專家也在研討會上報告了閩台紅磚古建築的文化內涵以及古建築保護的規劃、措施。晉江市博物館館長吳金鵬以晉江在推動大面積城市改造過程中對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的保護為例,介紹晉江在保護物質文化遺產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所做的努力。

  參加此次研討會的專家均認為,閩台人民是對渡文化的推動者、對渡歷史的創造者、閩台社會經濟發展的開拓者,紅磚古厝是這段歷史活的見證,為此閩台兩地攜手保護好紅磚古建築意義深遠。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表示,研討會結束後,組委會還將邀請專家學者們繼續圍繞“閩台紅磚古建築保護”展開學術研究,征集專題論文,結集出版,推動海峽兩岸學術交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