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60幢徽州古建異地復原 將共同組成“古村落”,專家稱該保護措施可行

60幢徽州古建異地復原 將共同組成“古村落”,專家稱該保護措施可行

日期:2016/12/14 19:30:21      編輯:古建築保護
 3月13日,距世界文化遺產宏村數公裡遠的秀裡村裡,工人正在修繕古建,有10多幢古建已復原完畢。一年來,黟縣各地的23幢古建被陸續搬遷至該村,以後還將有37幢古建來這“安家”,這些古建築將組合成黃山市首個“古村落版”影視村,供游客觀光和劇組拍攝。

  異地復原破敗古建

  秀裡村的一片寬闊地上,10多幢已復原的古建環繞著兩岸的盆景和樹林。工地上,碼放著一堆堆木構件和磚瓦,一些冬瓜梁等構件已有些腐爛。這都是從黟縣各個村落收購的老屋上拆下的,它們組合在一起又復原成一幢幢老屋。

  “從去年3月起,我們就到宏村和周邊的碧陽鎮、美溪鄉等地尋訪老屋,談妥就買下拆運過來。”該影視村的負責人胡中權告訴記者,這一年來他們相繼買下23幢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和古祠堂,然後全部運到秀裡村,“這些老屋大都因沒得到很好的保護而破敗,我們對這些老屋進行了修復。”據悉,該影視村要異地保護60幢古建築,為了和宏村區別開來,要建徽派老街、水口園林和水街,還有古道、古樓、古廊橋、茶館、當鋪、錢莊等。

  專家認可異地保護

  記者從黟縣文物局獲悉,已被異地保護的這23幢徽派古建中屬文物保護對象的,均已履行報批手續。

  “徽州古建築萬余幢,大多得不到有效保護,每年有很多古建倒塌,或被私賣到外地,造成嚴重流失。”黃山市文物局負責人胡榮荪告訴記者,對散落在鄉間的瀕危古建,確難原地保護的,支持在黃山市范圍內異地保護。

  黃山市文化局長金濤認為,該市正在建設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但由政府來保護所有古建築,難堪資金重負。黟縣引進外資,以建影視村方式對瀕危古建集中保護,符合實情,是對保護區建設的探索。

  徽學專家方利山說,徽州的很多古建因破敗嚴重、缺乏資金等原因,在原地確難完好保護,“對該類古建可適當地采取異地保護措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