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內蒙古鄂爾多斯發現三座宋代壁畫墓

內蒙古鄂爾多斯發現三座宋代壁畫墓

日期:2016/12/14 12:10:57      編輯:古建築保護

內蒙古鄂爾多斯發現三座宋代壁畫墓

    2016年6月至7月,鄂爾多斯博物館和鄂爾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組成考古隊,對准格爾旗境內的二長渠壁畫墓群進行了搶救性考古清理。此次工作共清理壁畫墓3座,獲得了一批壁畫資料和文物標本,為進一步研究鄂爾多斯乃至內蒙古地區的宋代歷史、文化、藝術及喪葬習俗等提供了實物資料。

    二長渠壁畫墓群現位於准格爾旗納日松鎮二長渠村墩子墕社一處名為墳灣的南坡,北距二長渠宋代城址約2公裡。該處墓地是鄂爾多斯古城址調查隊於2014年4月調查二長渠城址時首次發現的。清理的3座壁畫墓均已遭盜擾,3墓結構基本相同,皆為圓形磚築仿木結構單室券頂墓,由墓道、墓門和墓室構成。1號墓保存相對較好,墓壁以青磚雕砌成的六根壁柱相隔,每個壁柱頂端承一托三升式斗拱,其上下分別用青磚雕築房檐、栌頭、枋頭、屋檐、門扇、壁櫥和窗棂等建築結構,並經紅彩粉飾。

    墓室周壁保留有彩繪壁畫,圖像以壁柱分隔為六組,以紅、白、赭等色或單線或雙線刷繪,圖幅有臥鹿形圖、神獸圖、幔帳、動物花草及米紋裝飾等,並利用斗拱的獨特造型創造性地彩繪出猛虎形物象。

    壁畫制作先在磚面塗一層厚約1厘米的白泥,作為繪畫地仗層,其上再塗一層白灰漿,最後在白灰面上繪畫成圖。繪畫技巧上,或單線勾勒物象,或寬筆刷繪,采用分層、分區、單幅成圖、連續成圖等構圖與布局描繪出神秘、寫意的物像。

    壁畫內容豐盈、風格稚樸、顏色艷麗、線條流暢蜿蜒、圖幅神秘抽象,特別是融磚雕與繪畫兩種迥異藝術於一體而制成的虎形神獸物象,威嚴恐怖,最富特色,獨具創造性,目前尚未見於其他地區的同時期墓葬壁畫中。

    根據墓室形制、結構及壁畫內容等情況,並結合南側的城址相關情況,初步判斷墓葬年代應為北宋時期,並具有北宋早中期的時代特征。(鄂爾多斯博物館鄂爾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高興超李雙徐磊楊俊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