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有序開展
日期:2016/12/14 19:27:11   編輯:古建築保護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之際,“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80處)、“第一批著名抗戰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300名)的相繼公布,特別是黨和國家一系列紀念活動的隆重舉行,彰顯了牢記歷史、面向未來,萬眾一心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時代強音。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加強抗戰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不僅對深化抗戰歷史記憶,弘揚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文物工作的應有之義和重要內容。國家文物局作出部署,要求各地文物部門切實加強抗戰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充分發揮抗戰文物印證歷史、教育人民、服務大局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抗戰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有序開展。從抗戰歷史建築、遺址的搶救、保護和開放參觀,到抗戰時期實物、文獻的征集、研究和陳列展示,以及文物普查登記、文物保護單位核定公布和各類紀念設施、紀念活動的不斷推出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由於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曲折復雜,以及戰火洗禮、自然侵蝕和對近現代文物遺存價值認識的局限等諸多因素相互交織,目前對抗戰文物的范疇、數量、分布,以及保護利用的總體狀況還缺乏全面、准確的把握。
摸清文物家底是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一項耗時費力的細致工作。各地文物部門已將摸清抗戰文物基礎數據和保存狀況列為重點工作,給予組織安排。受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物報社承擔的“抗戰文物保護利用狀況調研”課題目前已經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