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石峁遺址發現最大塊史前壁畫

石峁遺址發現最大塊史前壁畫

日期:2016/12/14 12:17:02      編輯:古建築保護

 石峁遺址新發現的壁畫殘塊

    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石峁遺址考古負責人孫周勇介紹,這塊最大的壁畫殘塊發現於石峁遺址外城東門遺址內,按照壁畫發現的位置推測,這塊壁畫以前應該是繪在外城東門門道內側的牆壁上,壁畫面積將近40平方厘米,而此前在遺址內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殘塊為30平方厘米。

    專家們從壁畫殘塊一部分正面朝下,背後有草拌泥的情況判斷,這塊壁畫殘塊應該是城牆牆體倒塌後,被埋在了土層下。孫周勇說此次發現的壁畫。

    殘塊與以前在外城洞門口和皇城台發現的整體風格一樣,圖案由幾何圖形構成,以白灰面為底色,包含了紅、黃、黑等幾種顏色。

    已發現200多塊壁畫殘塊

    石峁遺址從2011年開始考古發掘,我省考古工作者在石峁遺址共發現了200多塊壁畫殘塊,經過研究、分析,這批壁畫無論在制作工藝還是繪制技法上都和漢代以後的壁畫較為相似,這說明中國早期壁畫的制作工藝及繪制技法早在4000多年前的史前時期就已經確立。

    石峁遺址發現的壁畫數量之多,在全國范圍內也算最多的。孫周勇說:“以前我們在石峁遺址的建築核心區皇城台宮殿遺址上發現了大量壁畫殘塊,這次又在遺址的制高點及交通要塞,外城東門址處發現了一批壁畫殘塊,這說明當初石峁在比較重要的城防設施上都繪制有壁畫,而

    壁畫或許也是當時高等級建築區較為普遍的一種裝飾。”

    現有的考古資料證實,中國壁畫最早主要用於房屋建築的裝飾,東周、漢唐時期逐漸出現在墓葬之中。孫周勇說:“石峁遺址發現的這些壁畫殘塊是陝西目前已發現最早的壁畫,對中國美術史、藝術史都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