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湘西浦市古鎮發現“高廟文化”遺存 距今8000余年

湘西浦市古鎮發現“高廟文化”遺存 距今8000余年

日期:2016/12/14 12:11:12      編輯:古建築保護
    近日,在泸溪縣浦市鎮下灣考古現場,湘西州著名考古學家龍京沙介紹,當地考古工作者發現一處重要遺存———“高廟文化”遺存現場,這一重要發現不僅填補了湘西史前文化早期考古的空白,還將湘西有考古學支撐的人類活動歷史上推至8000年關口。

    此次發現的“高廟文化”遺存地處下灣沅水河床邊一台地,保守估計總面積3000平方米,發掘面積為20平方米。在歷時10多天的發掘後,考古工作人員發掘出土了一大批遺物,包括螺蚌殼、石器、骨器、陶片等。

    其中,螺蚌殼均鈣化發白;石器為打制與磨制,有細石器、石斧、石鏟、石锛等器物;骨器中有魚骨、獸骨錐、針;陶片紋飾上有鳳鳥紋、波浪紋、“Z”形紋等。

    發現這些器物後,考古工作人員立即向湖南省文物管理局、省考古研究所等部門進行了匯報。省文物管理局、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仔細查看了此次發現的器物,並明確表示,該遺址屬“高廟文化”范疇。此次考古發掘工作的指導專家龍京沙,是湖南省考古研究學會理事、副研究員,也是湘西唯一的國家級考古發掘領隊,參與了我州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所有重大發掘與發現。

    他介紹,綜合對出土器物的分析,此次發掘的是一個生活垃圾堆放區。當時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們主食煮過的螺蚌、魚類,野獸等也在“菜譜”上。他們以狩獵和采集為主要生產方式,而且還有了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獨特的審美觀。

    龍京沙認為,此次重要發現有三大意義:

    一是:不僅拓展了高廟文化的分布,把范圍擴展到了泸溪境內,還可期待將從後續的考古發現中不斷豐富該文化的內涵;

    二是:湘西州之前發現的人類居住的重要遺址有茶峒藥王洞舊石器遺址、不二門商周洞穴遺址、戰國秦漢時期的裡耶、四方城及土司時期的老司城遺址,卻獨缺新石器早期的發現,此次發現填補了這一空白;

    三是:從考古學層面提升了浦市的文化內涵,為研究湘西沅水流域人類活動、民風民俗演變等提供了有力證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