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古建築彩繪的修復工作
日期:2016/12/15 1:42:41   編輯:古建築彩繪近日,曲阜“三孔”等古建築彩繪保護工作被相關部門提上工作日程。這也意味著,歷經百余年的時間之後,“三孔”古建築群的彩繪終於要得到系統性保護修復。
彩繪現狀令人擔憂
記者了解到,“三孔”古建築群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現有房屋1300余間,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我國三大古建築群。據統計,“三孔”古建築群僅彩繪面積就達14萬平方米,其中又分成了多種風格:以孔廟大成殿為代表的清早期官式彩繪,孔府慕恩堂為代表的早期地方彩繪,以孔廟弘道門為代表的蘇式彩繪,極具歷史價值。
“自清末以來,由於歷史、經濟等原因,‘三孔’ 等古建築的彩繪一直沒有進行過系統的保護維修,人們都不太敢碰,只是在單體建築大修時進行過局部的修復。如孔廟奎文閣,在1984年落架大修時,只對其外檐及廊內彩繪進行了修復,而室內彩繪並沒做保護處理。時至今日,許多早期的建築彩繪已經嚴重起甲或斑駁脫落,甚至漫渙不清。因此,對於日漸消失的古建築彩繪,抓緊時間編制保護方案,組成專家指導隊伍進行搶救性、研究性保護維修,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由少平說。
其實不僅僅是“三孔”,包括曲阜的顏廟、尼山建築群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此次的彩繪保護工作將這些建築一並收納了進來。根據前期的調查,這些古建上的彩繪按照保存現狀大致分為了三類,在彩繪保護修復工作時也將作出相應的操作。對此,由少平說:“對於其中保存較好的,價值比較高的,我們要采取一切措施原封不動地保持原樣; 還有一部分彩繪,有些斑駁脫落甚至漫渙不清的,就需要采取填補的辦法,最大限度保護;另有一部分彩繪,我們會用拍照、錄像等方式把其信息和價值保存下來,然後就在上面重新彩繪了。”
修復原料有錢難買到
“修復工作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除了技術問題,很多時候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原料。”由少平說。
記者了解到,為古建築的彩繪進行修復,要采用的傳統做法、傳統工藝,需要使用巴黎綠、金箔、松煙等比較稀缺、昂貴的傳統材料,但這些材料因種種原因購買異常困難。以巴黎綠為例,這種翠綠色的顏料在空氣中對光和熱都有非常強的穩定性,是古建築彩繪中的重要顏料。但此種物質目前只在國外有生產,且含有劇毒,購買只能通過北京的代理,而且購買此物資需到當地公安機關辦理危險品采購證,到交通部門辦理運輸證,租用危險品專用運輸車進行運輸。
不僅如此,還得為保存巴黎綠建立專門的存放庫房,建立出入庫制度,制定安全應急預案等。再如松煙,它是松木燃燒後所凝的黑灰,它的主產地在福建武夷山、浙江麗水等地,而目前燒制幾近絕跡,且價格相當昂貴。“部分彩繪還需要貼金箔,我們得做好預算,估計出需要的黃金用量。”由少平說,目前資金、人才、材料仍在做准備,但已經具備了全面開展的條件。預計最快到2017年,全部的工作量就可以完成。
將赴日本學習修復技術
其實早在2006年,省文物部門就已經進行了對“三孔”古建築群的建築本體的保護工作。在此基礎上,古建築的彩繪工作才能有所依托。“對於曲阜‘三孔’古建築群的彩繪保護工作,省裡的領導高度重視。目前,工作計劃已經啟動,下周一,我們就要開始進行整個修復工作隊伍的業務培訓,培訓將持續一周左右。”由少平說。
記者了解到,省文物部門在前期全面調查的基礎上,聘請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和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幫忙做指導。其方案的初步計劃是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完成此次彩繪修復工作。目前,該計劃已經得到國家文物局的批准立項,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針對建築群裡的每一組建築進行修復方案的設計,甚至要精確到每一個梁架結構的具體設計。“我們從故宮博物院請來的傳統古建彩繪方面的專家,為參加這一修復工程的技術人員和工人進行培訓。除了彩繪,連同古建的木瓦結構等方面知識,受訓人員也將一並進行學習。”由少平說。
除此之外,根據修復工作的具體進展,省文物部門還將安排專業人員前去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甚至去日本奈良、京都進行專題學習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