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江邊百尺樓”的造型與神韻

“江邊百尺樓”的造型與神韻

日期:2016/12/14 13:29:1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重建的越王樓猶如一件巨大的藝術品,無論是外在造型還是內在神韻,都令人歎為觀止。

    樓高99米,底面東西寬66米,南北長88米,占地面積84.2畝,越王樓創下了全國仿古單體建築之最。“從高度上、形體上、面積上都超過了江南三大名樓,實為豪氣、霸氣!”這是原滕王閣閣主、江西省文史館館員、學者宗久奇先生第一次見到越王樓時發出的由衷贊歎。

    據了解,為了達到最佳效果,越王樓的規劃設計先後經過了18次修改。2000年6月,設計者熊世堯的第一稿裡,越王樓的設計高度為49米、6層。2000年12月22日,越王樓重建規劃設計方案報市委常委會討論。該方案設計高度修改為78米、12層。會上,市委領導要求“重建的當代越王樓,一定要建成綿陽地標性建築”,體現盛唐及現代的精、氣、神、勢的內涵。此後,方案又一次修改,設計高度增加到99米、15層。

    2001年4月18日,在經過18次修改後,重建越王樓規劃、設計方案通過綿陽市委常委擴大會的審議。10月24日上午,越王樓正式開工建設。

 

    據越王樓項目負責人張德順介紹,越王樓的形體融匯了歷代古建築的閣、樓、亭、殿、廊、塔於一體的建造法式,形成了奇觀、壯麗之態,例如樓的1層至5層有高斜牆、樓的底座有高8.9米的平台,這是閣的特征;10至13顯示吊腳樓、外走廊和雙扇門、窗,這是樓的特征;15層是亭的特征;頂端寶頂高9.8米,形狀為塔的特征;樓的2層南北兩方向是殿宇特征;各層有外廓。而樓的整體外觀造型恰似一個威武的古代將軍,背南向北而立,8至10層縮小,像將軍頸部;頂部的寶頂、脊、吻,則似將軍的頭盔;南面各層屋面似將軍的披風。整個樓仿佛一個文武兼備、胸懷大志的將軍,時刻思慮著如何保一方平安、國泰鼎盛。

    創下建築史上多項奇跡的越王樓,如今成了綿陽的新地標,許多去過越王樓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大氣、莊重、豪華、精致,“一股盛唐氣象撲面而來”。站在樓頂,抬眼望,天空仿佛近在咫尺;俯身看,涪江滔滔東流,東方紅大橋車水馬龍,綿陽主城區景觀奔湧入眼。當年陸游登臨越王樓時的慨歎,相信今天的登臨者都會有――“上盡江邊百尺樓,兩腳猶堪蹋九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