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遼寧朝陽喀左天成觀

遼寧朝陽喀左天成觀

日期:2016/12/14 12:53:1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天成觀

天成觀

天成觀

天成觀

天成觀

    天成觀位於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縣城中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成觀始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擴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總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800多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建築。

    天成觀相傳為崇祯皇帝的三叔始建。明代末年,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祯皇帝向皇族下了一道聖旨,可以隱姓埋名,各自逃生。崇祯的三叔攜其子逃至北京西郊白雲觀出家,後輾轉多年來到大城子,住在傅鎖柱家,父子化名夏一陣、夏陽春。後來變賣了金銀財寶,修建了天成觀,做了一、二代方丈。

    天成觀至今保留下來的有春秋樓、鐘鼓樓、東西配房、三官樓、東西廊房、玉皇閣、三皇樓、經樓、大廳和龍王殿。這些建築組成三個完整的四合院,主體面積達1700平方米。磚鋪的樓梯和天橋,把所有建築連結一起,形成了相互依存、交錯支撐的緊密格局。整個天成觀的布局合理,結構嚴謹,主次分明。各成套院,殿閣相椄,相互對稱,總體布局呈八卦形。

    全觀院內均用青磚鋪地。楹聯、橫額較多,除部分石刻外,均為藍地金字木刻而成。殿堂多為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築。樓閣的基石、斗板、海漫均用石條砌成,粗大的明柱漆成朱紅色,腳柱、迎風和挑檐的石雕生動細膩,玲珑剔透,透雕的雀替、博風頭、鸱吻、走獸造型逼真,栩栩如生。還有各脊上矗立的捨利子閃閃發光,與日輝映。鐘鼓二樓為六面攢尖亭子式,它僅用六根明柱,支撐萬斤的磚瓦頂蓋,與主殿相襯,錯落有致,蔚為壯觀。

推薦閱讀:

遼寧朝陽佑順寺

釉裡紅松竹梅紋玉壺春瓶

藍光明:抗日名將蔣光鼐故居保護擴建

600年古村立牌樓古稀老人把詩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