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山西平陸地窨院

山西平陸地窨院

日期:2016/12/14 13:14:0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山西平陸地窨院

古樸的地窨院,舒適實用

    “上山不見山,入村不見村,平地起炊煙,忽聞雞犬聲。”這句民謠說的是山西南部黃土高原一帶特有的民居形式——地窨(音yìn)院。地窨院,即在平地上挖下一個巨形的四四方方的大坑,坑深達十米以上,在坑的四壁打上窯洞,人們居住其中。

    山西平陸縣的張店鎮,就曾經是一個以地窨院為主的村落。當地人世代居住的地窨院,成為山西村落景觀中別具一格的民居。

    走入張店鎮,只見一棵大樹上釘著塊小牌子,上面寫有不大的三個字:“地窨院”。走近一看,卻是一個“大方洞”,裡面隱隱傳出說話聲、犬吠聲、雞鳴聲。這個院子十分精巧,站在坑邊便可將院內情形一覽無余。“大方洞”裡有窯洞模樣的房屋,布局有點像北京的四合院。與北京四合院不同的是: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地下;一個需要各種磚、瓦、木材來搭建,一個只需用當地的黃土。

    雖然找到了地窨院,但要進去卻成了難題。一位路過的村民得知我的來意後,很痛快地將我領到一個很不引人注意的入口。通過一段緩坡,再鑽過一個地道式的門洞後,我終於進了地窨院。置身其中,抬頭觀望,只見藍天被切成了正方形,頗有井中觀天的感覺。

    帶路人自我介紹說,他叫王守賢,60多歲了,是院子的主人,一直在村裡從事獸醫工作。他家的院子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他的孩子們都已經搬了出去,只有他和老伴不習慣住瓦房,仍堅守在地窨院中。

    院子大約七八十平方米,中間有一口旱井,用青石板蓋著井口。院子裡收拾得井井有條,扯著幾根繩子,上面掛著等待曬干的海帶。掃視了一周,我發現這座院落共有十個窯孔。正中間的窯洞向陽,還有半間窯洞的門隱在裡面,有個詩意的名字叫“掛月”。其他的窯洞分別用來儲糧、儲物以及飼養牲畜。在正南方的院門門洞旁,為防雨所設的排水道清晰可見。老王說,這條排水渠通向不遠處的一條土溝。跟著他再走上去,就到了院外窯洞上面的打谷場。老王搬開一塊石板露出一個洞口,告訴我說,這個洞口直通窯洞,打完谷子後,可直接從小洞將糧食灌入窯洞,省時省力,十分方便。

    老王十分熱情,領我在院裡參觀後,又把我讓進窯洞裡坐坐。窯洞很深,主人家收拾得干淨整潔,靠窗的是土炕,牆上貼著鄉土氣息濃厚的牆圍紙,還有色彩鮮艷的年畫。最顯眼的是土炕對面的桌子上,擺著一張放大的照片,畫面中山西省省長王君坐在院中間,正在和老王一家親切交談。一位農民能夠和省長合影,那該是多麼大的榮耀!老王十分自豪地說:“2009年9月9日,省長來平陸考察,來的就是我家院子,說明我的院子保護得好!”

    從王家地窨院出來,看到頭頂白花花的太陽,我竟恍若隔世。在地窨院短短兩個鐘頭,我居然有了一種穿越歷史的感覺,好像我就生活在這座地窨院裡,好像那一孔孔窯洞也曾有我的身影……

推薦閱讀:

彝族土司建築的虎文化

北河井陉天長古民居

北方城村四四方方的古堡

台灣的佛寺建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