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勒金寺是斯裡蘭卡佛教廟宇,位於斯裡蘭卡島的中部,距離科倫坡城東北149公裡,位於古都康提北60公裡處,建於公元前1世紀,是斯裡蘭卡著名的朝聖之地。丹布勒金寺是斯裡蘭卡一座比較典型的石窟式寺廟,坐落在一座石山的斜坡上。從山巖中鑿寺,寺中有各種各樣石刻佛雕像和其他雕刻,並遍布壁畫。佛窟包括五所聖堂,是斯裡蘭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廟宇,極具宗教藝術價值,展示了佛教藝術的魅力。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丹布勒金寺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丹布勒金寺坐落於山體的斜坡上(圖片來源:資料圖)
丹布勒金寺,約建於2000年前。它處在丹布勒山的半山腰,寺院裡有5座石窟,石窟中擁有覆蓋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壁畫及157尊金光閃閃的佛像和神像。這些石窟最初只是用於修行。後來,一些石窟開始供奉佛像,裝飾壁畫,成了禮拜堂。其中最著名的是1號石窟內的一尊臥佛,長達14米,形制奇偉,由整塊巖石雕刻而成,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站立在佛陀的腳邊。而站在枕邊的印度教的毗濕奴神,據說是丹布勒寺院的守護神。

1號窟內的臥佛(圖片來源:資料圖)
公元一世紀末,南印度曾入侵錫蘭古都阿努拉德普勒,當時的國王為了躲避南印度的入侵逃到了丹布勒,躲到石窟中,並得到當地僧侶的庇護。幾年後,國王奪回了王位,為了感恩,便將當年避難的石窟建成了佛寺,捐贈給了當地的僧侶。後來,又經過兩任國王的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並且給寺廟的內飾鍍了金,因此寺廟又被稱為“金巖”。
作為廟宇,丹布勒金寺自身就是一處美麗煞人的亮麗風景,除此之外,它還包括5個單獨的石窟,每個石窟有大量的佛像以及其它塑像,廟宇的頂板和周圍牆壁上裝飾著無數色彩缤紛的壁畫,內容多為有關佛教故事的傳說。

各式石刻佛雕像鱗次栉比(圖片來源:資料圖)
丹布勒石窟中,2號窟聖王寺院規模宏大,裡面珍藏了61尊雕像。石窟分為三個部分,正面被石壁封住,東西各有一個人口。西側入口是佛祖的立像,佛像兩側和後側侍立著4尊印度教神像。立佛的左側是佛祖的4尊坐像,右側是一座佛塔。入口處是建造聖王寺院的國王的雕像。石窟頂部的壁畫,按時間順序描繪了佛祖一生的事跡。這裡相當於正殿,教徒們可在這裡朝拜佛像,瞻仰雕像、壁畫,研習教義。
1號、3號、4號、5號石窟雖然規模比2號石窟小,但每一座石窟都各有特色。3號石窟內有一尊佛祖坐像,是利用天然巖石雕成的。這裡還有一尊建造這座石窟的國王的雕像。4號石窟內有一座小佛塔,曾經有一位王紀將價值連城的寶石放進塔內,可惜寶石已經被盜。5號石窟的雕像和壁畫制作精美,斯裡蘭卡各地的雕刻師、畫師常來這裡學習傳統藝術。